2007/08/11
臺北家政女學校最初校址再探

今年二月在〈臺北市立家政女學校最初校址之考察〉中,我曾經引用《臺灣市街庄名の讀み方》的附錄〈臺灣官衙學校所在地一覽〉的記載,發現臺北家政女學校最初的校址並不在西門町,而是與東門町的旭尋常小學校﹝臺北市東門町五番地,今東門國小﹞共用校舍。但從附錄中引用資料仍有被手民之誤誤導的危險,加上這又是孤證,我需要更進一步的史料來確認臺北家政女學校成立時的校址。七月底我在中央圖書館台灣分館台灣資料中心找到新的證據。

1937年3月20日發行的《臺北市報》第538號刊載兩項臺北家政女學校的重要訊息,其一為〈臺北家政女學校學則〉,其二為〈臺北家政女學校生徒募集要項〉。學則有助於研究當時台灣的實業補習教育,但沒有提供關於校址的資料。但生徒募集要項﹝相當於今天的招生簡章﹞則提供臺北家政女學校第一屆招生的預定計畫,其中需要注意的有三點,原文抄錄如下﹝粗體是我加的﹞:

五 入學考查及日時
(一) 考查場(旭尋常小學校

六 入學許可者發表
入學ヲ許可スベキ者ハ四月十三日午後旭尋常小學校ニ其氏名ヲ揭示ノ豫定

八 入學者心得
入學式ハ四月十五日(木)午後二時旭尋常小學校ニ於ヲ擧行スベキニ付當日保護者同伴ノ上出校スベシ

招生的重要行事都在旭尋常小學校舉行,連入學式都在那裡,可見一開始臺北家政女學校的確借用東門町的旭尋常小學校一段時間,與〈臺灣官衙學校所在地一覽〉的記載相符。但這只是暫時性的借用,因為兩天前,1937年3月18日發行的《臺北州報》第1310號刊載的實業補習學校設立告示中,臺北家政女學校的校址就已經決定在「西門町三丁目十一番地」。此時西門町的校地仍然被臺北第三高等女學校﹝今中山女高﹞使用,三高女要到同年7月7日才搬到上埤頭的現址。臺北家政女學校可能在三高女搬走以後才搬進西門町的校舍。但即使確定了臺北家政女學校的最初校址,它搬進西門町校舍的確切時間仍然無解,還得繼續挖資料。

下面這張金華國中校地變遷的圖也不用改了。

史料連結:
《臺北州報》第1310號 (1937-03-18)
《臺北市報》第538號 (1937-03-20)

PS: 1941年臺北市役所出版的《臺北市學事一覽》中對臺北家政女學校有個有趣的記載:「昭和一二年三月創立 昭和一三年四月愛國高等技藝學校合併」。愛國高等技藝學校是個被世人遺忘的學校,而調查被遺忘的東西又是興趣所在,所以收集了愛國高等技藝學校的相關資料,待想寫的時候再寫下來。文建會的《國家文化資料庫》中有一張愛國高等技藝學校的照片,可以先看看。

FreeLeaf 發表於 ephemeris│02:53 | 全文 | 引用 (1)
2007/03/29
老師遭殃,朋友也遭殃

小學時的朝會有三首固定的曲子,國歌、國旗歌、早會歌。國歌和國旗歌應該是每個學校都有的,但早會歌應該比較少見吧。

現在我已經沒辦法把早會歌的歌詞背出來了,以前好像也沒記住,只會亂唱一通。但我還記得最初的三句:

老師早呀 朋友也早呀
我們今天大家都早呀
不知道為什麼,唱這三句時,聽起來總是像:
老師遭殃 朋友也遭殃
我們今天大家都遭殃
超不吉利,不是嗎?不過大家都唱得很高興,天天都遭殃。直到三年級的某一天,音樂老師上台宣布改歌詞,把頭三句改成:
老師早 朋友也早
我們今天大家都早
曲調沒變,所以要把「早」拉長,比較技術性的說法就是把「早」的 rime 拉長,唱起來像「早~ㄠ」的感覺。從此大家就不遭殃了。

這大約是十五年前的事。聽說現在的朝會還有早會歌,但參與的成員中應該沒多少人記得改歌詞的事吧。

FreeLeaf 發表於 ephemeris│22:13 | 全文 | 引用 (0)
2007/03/14
對紅樓一詞的考察

James 在〈台北一中.紅樓舊事〉中提到了建中的紅樓,迴響中也有人提到許多學校都有座紅樓,但我更有興趣的是:「紅樓」一詞是從什麼時候開始被用來指涉紅磚色的建築呢?

先說說「紅樓」是什麼。現在「紅樓」可以被用來指涉有歷史地標性質的紅磚色建築。一般來說,日本時代落成的紅磚色建築才有可能被稱為「紅樓」。但即使同是日本時代的紅磚色建築,還是可以分做兩類,一種是磚造的紅樓,一種是使用紅色面磚的樓房。前者的代表是西門紅樓劇場,後者的代表是師大行政大樓和禮堂。兩者的差別很清楚,只要站近一點,從外表就可以看出兩者的不同。但站得遠一點的話,兩種看起來都是紅磚色的,差異就沒那麼大了。

「紅樓」按字面解就是「紅色的樓房」,但從「紅」這個字,我推測「紅樓」的用法可能起於戰後。原因是日文雖然有用「紅い」﹝くれない /ku.re.na.i/﹞來描述顏色,但「赤い」﹝あかい /a.ka.i/﹞卻用得更廣泛,也更容易造新詞。但在華語中正好反過來,「紅」比「赤」更容易造詞,也用得更廣。由此我覺得日本時代的學生應該不會將建中這棟樓冠上「紅樓」的稱號,這個稱號應該是在華語的環境中產生的。﹝附帶一提,同樣是建築物,東京大學那座古老的紅色門被稱為「赤門」,不過以前的迎取將軍女兒的大名家會把門塗成紅色,東大赤門直接沿用這個詞,而不是新造的。﹞

為了考察「紅樓」的用法,我再度使用了最廉價的語料庫──報紙電子全文──來調查。依往例,我只用聯合報系的;中時報系的使用介面太差,故放棄。考察的結果整理成〈「紅樓」in 聯合知識庫〉一文。

從這個簡略的考察中可以發現,戰前在北京女高師也有一棟以紅磚建成的建築被稱為「紅樓」。在戰後台灣,「紅樓」一詞最早僅用於西門町的「紅樓劇場」和彰化一座不知道還在不在的紅樓,其中以台北的紅樓劇場較常出現在報端。根據〈西門紅樓 - Wikipedia〉,西門紅樓在日本時代稱「八角樓」,1949年由滬商陳惠文承租,命名為「滬園劇場」,1951年改「紅樓書場」,1956年改「紅樓劇場」,1963年再改「紅樓戲院」。而從舊報紙中,也可以找到1952年的詩句「八角紅樓據要津,夜市繁華西門町」等使用「紅樓」來描述該八角樓的例子。

而在聯合知識庫中,第一次用「紅樓」指涉「建中紅樓」的記錄出現在1972年,然後是1985年。這似乎意味著「紅樓」一詞的擴散,從西門開始的「紅樓」一詞,開始漸漸擴散到日本時代的紅磚色建築。而另一方面,1980年代後紅樓戲院日漸沒落,幾乎只會跟著都市更新的新聞一起出現。在舊報紙中,建中的「紅樓文學獎」在1992年是第二屆,那第一屆有可能在前一年舉辦。由於一個名詞不大可能突然被一個機構採用,所以我由此推測建中應該在1980年代末就已經開始採用「紅樓」一詞。當然,如果有更早的資料,採用的時間便可以再往前推。

而在1990年代初,其他地方也開始用「紅樓」一詞了。1991年關於師大拆舊圖書館的新聞中便有「日據時代興建的「舊禮堂」和臨近大門的「紅樓」,絕對不能再遭到破壞了」的說法。說也奇怪,師大的文學院大樓、美術系館等落成於1980年代的校舍,也採用接近行政大樓和禮堂﹝原高等學校校舍﹞的紅色,為什麼只有行政大樓被稱為「紅樓」呢?或許在我們使用「紅樓」的時候,除了立面的顏色以外,建築物本身的歷史也在比較的範圍內,所以造成這些紅樓和字源所在的西門紅樓間,有著 family resemblance 的關係。

最後來看一座已經消失的紅樓。下圖是台北第二師範學校的校舍,也就是現在的國立台北教育大學。1980年代中這棟樓拆除改建成新的行政大樓,許多校友都感到非常可惜。我覺得這是我看過最精巧的一棟紅磚色校舍。國北教大實小還保有一棟磚造的行政樓,但在1981年整修後,原本的斜屋頂被改成平屋頂,已經不是原來的樣子了。

FreeLeaf 發表於 ephemeris│07:05 | 全文 | 迴響 (5) | 引用 (0)
2007/02/19
戰後的原台北第二高女校舍

現在立法院的用地曾經是臺北州立第二高等女學校的校地,戰後第二高女和第三高女的排序互換,分別成為省立台北第二女子中學和省立台北第三女子中學。前者就是現在的市立中山女高,後者則在戰後不久裁撤,留下來的校舍現在由立法院使用,就是立法院在中山南路這一側的房舍。立法院是1960年搬進來的,目前似乎沒有很多資料說明在立法院搬進這裡之前,使用原台北第二高女校舍的是哪個機關。所以我去圖書館找戰後初期的地圖,希望能找到什麼線索。

先來看看台北第二高女的簡單資料。根據1931年田中一二編纂的《臺北市史》[1],台北州立第二高等女學校大正八年(1919)設立於幸町,到昭和六年 (1931)11月末,第二高女有9班,職員25人,學生445人,校長為室田有(P.681)。戰後,第二高女成為省立台北第三女子中學,但根據台灣省教育廳《十年來的台灣教育》:

省立台北第三女子中學校舍,戰時被炸最慘,事實上修復困難,省立台北第四女子中學校舍,另有他用,均予停辦。......以上所述的,係在卅五學年度第一學期以前的調整與設置情形......(P.32-33)
由此可知省立台北第三女子中學在1946年9月開學前就已經停辦,原因則是校舍在戰時損壞嚴重無法使用,所以廢校。位於西門町的原第四高女也在同年停辦,而所謂的「另有他用」,可能是指1947年在原地成立的臺灣省立台北高級醫事職業學校,就是現在的國立台北護理學院

不過,校舍不能讓學校使用,那能不能讓其他單位使用呢?

當然可以。1949年台灣旅行社刊行的《臺北市地圖》中,原第二高女校舍的位置被標上編號四的地標。但很可惜,旁邊圖說編號四的地方正好在摺痕上,文字已經磨損了,只剩「Forestry」而已,大概是林務局吧。另外一張,1951年的《最新台北市區街道圖》中,這裡的地標名是農林廳和林務局,以及兩個看不出來的單位。農林廳和林務局都是台灣省政府的單位,從同一張圖也可以看出,現在的行政院、監察院、立法院在1951年時都是台灣省政府的廳舍。這時的立法院還在用中山堂開會。[2]

台灣省政府自民國40年代中開始準備疏散到中部,結果就是現在位於南投縣的中興新村。疏散省政府的原因很多,包括戰時的危險、促進地方發展,以及辦公廳舍的不足等等。農林廳是在第一和第二梯次遷往中部的單位,1956年底先遷到台中市辦公,1957年7月1日收到遷往中興新村的命令,開始進駐中興新村 [3]。臺北市中山南路上空下來的廳舍則由立法院接手,最後立法院於1960年進駐現在的地方,並繼續使用原台北州立第二高等女學校的校舍至今。

簡單地列出使用機關的變遷:
台北第二高女﹝戰後三女中﹞→台灣省政府農林廳→立法院

[1] 1931年的《臺北市史》以及許多日文舊籍的全文影像可在「臺灣歷史珍藏e點通資料庫檢索系統」找到。
[2]《臺北市地圖》和《最新台北市區街道圖》都可在徐祐健(ed.)《台北市都市發展歷史地圖集》(1997)中找到。這本地圖集中有許多珍貴的地圖,但是編輯時的印刷品質不佳,讓許多地圖都變得難以辨認。
[3] 關於中興新村的資料,都來自台灣省文獻會(ed.)《台灣省政府中興新村耆老口述歷史座談會紀錄》(1998).

相關文章:
臺北市立家政女學校最初校址之考察
西門町三丁目11番地後菜園

FreeLeaf 發表於 ephemeris│04:17 | 全文 | 迴響 (2) | 引用 (0)
2007/02/11
臺北市立家政女學校最初校址之考察

臺北市立家政女學校就是現在台北市立金華國中的前身,創立於1937年3月15日。現在金華國中的校史記載該校最早的校址「在臺北市內江街二號(即國立臺北護理專科學校現址)」,似乎有誤。

國立臺北護理專科學校已於1994年8月改制為國立台北護理學院,而該校的校本部也早在1986年2月遷到石牌的新校地,留在內江街的則是城區部,正確的地址則是內江街89號。這塊地在日本時代的地址是西門町三丁目11番地,第一個使用它的學校是臺北州立臺北第三高等女學校,就是今天的 市立中山女高。根據1962年版的台北市志卷七《教育志‧學校教育篇‧第廿一項‧台北市各中學之沿革及現況》,1937年3月15日台北市立家政女學校創校之時,校舍就設在這裡。但是我在更早的資料中找到不一樣的記載。

新道滿編,1938年12月發行的《臺灣市街庄名の讀み方》[1]的附錄〈臺灣官衙學校所在地一覽〉中記載,台北市立家政女學校的所在地是「臺北市東門町五」 (附錄P.60),而臺北市旭尋常小學校﹝今市立東門國小﹞也在「臺北市東門町五」(附錄P.65)。這說明台北市立家政女學校最早的校址不在西門町,而在另一邊的東門町。另外在1946-1958年間與東門國小共用仁愛路校地前,該校在創立之時就已經使用過東門町的校地了。在這個附錄中,台北第三高女已經搬到上埤頭,由此推測作者的資料晚於1937年7月。而作者的序文寫於1938年9月,所以這些資料的時間應該也不會晚於1938年秋。但從其它日文舊籍中,我沒有找到家政女學校遷入西門町前第三高女校舍的確切時間,也找不到在三高女遷出後,家政女學校遷入前這塊地的用途。能從這些資料中得到的資訊只有:

  1. 臺北市立家政女學校創校後一年仍和旭尋常小學校共用東門町的校舍。
  2. 臺北第三高女搬到上埤頭後,西門町的校舍曾閒置一段時間。

臺北市立家政女學校後來遷入西門町前第三高女校舍,1944年遷入福住町校地﹝今新生南路二段32號﹞並改名「臺北市立商業實踐女學校」,原有的校舍由前一年遷入的臺北第四高女接手。戰後該校又改名「臺北市立初級女子商科職業學校」,1946年遷回仁愛路與東門國小到1958年8月才遷回新生南路原址。而在1946到1958年間,使用新生南路二段32號的機關是台北市立大同中學。市立大同中學原來是日本人的私立學校,創辦於1935年,戰後由台灣人接辦,為私立大同中學。1946年4月由台北市政府接辦,校址從大龍峒今啟聰學校搬到今天仁愛路上的幸安國小。1947年11月高中部遷入新生南路原市女中校舍,1950年初中部也搬到這裡。後來市立大同中學的規模逐年擴大,校舍不敷使用, 1958年7月大同中學遷至長春路現址的新校地,新生南路原址則馬上由更早以前的主人台北市立女子中學接手。1968年改為臺北市立金華女子國民中學,為該校冠上「金華」校名之始。

新生南路二段32號的設施似乎也曾當做台大學生宿舍。關於白色恐怖的口述歷史中,有受害人提到1950年在新生南路台大宿舍被捕的事,並說明「就是現在金華女中」[2]。

附帶一提,在日本時代家政女學校屬於實業補習學校,在日本時代關於台灣教育的書籍中,實業補習學校並不像高等學校、實業學校一樣有各校的資料,只有分年度或分地區的統計資料,因此無法考察各校的詳細資料。
 

FreeLeaf 發表於 ephemeris│19:19 | 全文 | 迴響 (7) | 引用 (2)
2007/02/08
西門町三丁目11番地後菜園

西門町三丁目11番地後菜園是現在國立台北護理學院城區部的所在地,而在現在這所學校之前,還有兩個學校用過這塊地,分別是今天中山女高和金華國中的前身。

這塊地過去是西門外的低窪地,最早分別為仁濟院和大地主林景仁所有,1914 年雙方換地後歸仁濟院所有,並且填高土地。北邊靠現在成都路的地被用來興建台北第五尋常小學校,就是今天的西門國小。南方靠今天內江街的地,和相鄰的另一塊地合起來有3798坪,則被台北州立第三高等女學校﹝今中山女高﹞取得,該校則於 1915 年從艋舺龍山寺遷移至此。1922年町名改正時,這塊地被編為西門町三丁目11番地。

當時三高女的校地面積和師生每人可使用坪數都是全台灣高等女學校中最小的,1931年日本皇族賀陽宮恆憲王參觀三高女時也覺得校地太小而建議遷校。加上次年木造校舍的白蟻為害嚴重,因此1933年時便開始籌措校地校舍改善事宜。最後,三高女於1937年7月7日從西門町遷校至上埤頭現址。為了杜絕蟻害,新校舍以鋼筋混凝土建造,即今日的逸仙樓、敏求樓。

但三高女遷走後,這個校園也沒空下來。在三高女搬走前幾個月,1937年3月15日臺北市立家政女學校成立,和三高女共用校園四個月﹝有誤,家政女學校至1938年中仍未遷入西門町校舍,詳見〈臺北市立家政女學校最初校址之考察〉﹞。七月三高女遷走後,這裡才由家政女學校專用。1944年家政女學校改名臺北市立商業實踐女學校,並遷到福住町的新校園,也就是今天金華國中的所在地。現在金華國中的校史和《金華青年六十週年校慶特刊》上都記載「校址設在臺北市內江街二號」,似有誤。因為後面接著「即國立臺北護理專科學校現址」,而內江街二號現為全昌堂傳統中醫醫院,該街廓也不夠大,應該不是學校所在地。所以我認為「即國立臺北護理專科學校現址」這句沒錯,只是地址有誤,或是內江街的門牌編號改過,或是其它的理由。

家政女學校1944年遷到福住町前,西門町的校地還有一個幾乎已被遺忘的學校使用:台北州立台北第四高等女學校。周明德 (1998) 在〈戰後轉型中的北一女〉中提到,根據日本的台灣史料收藏家三田裕次提供的《台北州立台北第四高等女學校概況書》,台北第四高女於1942年四月設立,同年4月30日於第三高女舉行開學典禮,1943年3月31日遷入西門町校舍。由於家政女學校到1944年才遷到福住町,所以1943-44這個學年﹝昭和18年﹞內第四高女和家政女學校有可能共用同一校舍。台北第四高女到1945年終戰時有四屆學生,787人,共16班。1945年12月8日改名台灣省立台北第四女子中學,同日台籍學生52名移往北一女,北一女的日籍學生1001名則移至北四女。概況書僅記錄到1945年12月28日開始辦理移交之日。由於1947年臺灣省立台北高級醫事職業學校便成立於此,因此我推測北四女在這之前就已經裁撤了。

北四女裁撤後,下一個使用這塊校地的是1947年成立的臺灣省立台北高級醫事職業學校,1954年此校改為臺灣省立護理專科學校,直到現在校門對面的公車站還叫「護專」。不過省立護專的校本部已經在1985年遷到北投石牌的新址,內江街的校區則作為城區部,1994年省立護專升格國立台北護理學院,目前有長期照護研究所、聽語障礙科學研究所、醫護管理系暨研究所位於城區部。

附:西門町三丁目11番地後菜園變遷年表﹝比上面的文字敘述好懂得多﹞

FreeLeaf 發表於 ephemeris│03:47 | 全文 | 迴響 (3) | 引用 (0)
2007/02/05
1966年的台北市都市計畫和建築線

幾個月前在抽屜裡找到一張地圖,好像是高中做校刊專題時影印下來的資料,但是從哪裡印下來就已經不清楚了,後來在圖書館翻了好幾次也沒找到。今天突然想起,便把它掃描起來。原稿應該在台北市立圖書館總館,因為當時我能找到最多資料的地方就是那裡了。

地圖的出版日期是1966年1月,聯合勤務總司令部測量署製圖廠製印。圖旁邊有備註:

本圖係依據民國五十四年十二月以前本市都市計劃己公告者、建築線指定有案者及本市都市計劃委員會己通過尚未完成法定程序者、加以整理編製之略圖、僅供公務參考用、不得公開發行及作為實施之依據。
奇怪,「不得公開發行」的地圖,為什麼能在圖書館找到呢?反正四十年過去,什麼機密性也沒了吧。

這張圖值得注意的地方有幾項:

1. 地圖上有些編號,應該是計畫道路的編號。
2. 有標示公園預定地。
3. 圖上有標示溝渠,對於找舊圳道頗有幫助。

FreeLeaf 發表於 ephemeris│00:13 | 全文 | 迴響 (1) | 引用 (0)
2007/01/18
對高等學校、台灣師大、師大附中的考察初探

我在閱讀台灣師範大學的相關資訊時,發現幾乎被遺忘的「台灣省立台北高級中學」,以及台師大六十年前與兩所高中間,有點複雜的歷史。

1922 年成立的台灣總督府高等學校是二次大戰前日本全國的成立的舊制高等學校之一,成立之初暫時使用龍口町臺北第一中學﹝今建國中學﹞上課。1926 年改名為台灣總督府台北高等學校,並遷入古亭町的校址,也就是今天台師大校本部的位置。戰後台灣總督府台北高等學校改名台灣省立台北高級中學,1949年停止招生,1952年最後一屆學生畢業後廢校。由於廢校時間甚早,所以這所學校幾乎已被遺忘,也未名列「台北五省中」之中。不過省立台北高中和台師大間的關係倒是值得一探,而這一探,也把現在的師大附中也扯進來了。

以下先簡要敘述三校的關係:

1945:原高等學校改名台灣省立台北高級中學
1946:6月,台灣省立師範學院成立;8月,省立師院校長兼任台北高中校長
1947:4月,原省立和平中學改隸省立師院,即今師大附中
1949:台北高中停止招生
1952:台北高中廢校

詳細的情況請見:台北高等學校、台灣師大、台師大附中關係年表,或文末附圖。

從以上敘述可知,1946 年到 1949 年間,有三個學年的時間,台灣省立師範學院不只由校長兼任台北高中的校長,還有一個附屬中學。這看起來很奇怪,既然省立師院在 1946 年時就已經兼管台北高中,又在同一個地點,為什麼 1947 年時還要另外向省教育廳要和平中學當附屬中學呢?何不直接讓台北高中成為附屬中學呢?而且這三個學校間奇妙的聯合關係,一直持續到 1949 年台北高中停招,1952 年廢校後才成為我們今天看到的樣子。讓我不解的是,為什麼台北高中最後不是和附中合併,而是和附中共同存在三年後,最後走上停辦廢校這條路呢?

我現在還沒找到滿意的答案。目前比較可能的解釋來自 Wikipedia 的〈台灣總督府臺北高等學校〉條目,其中提到「籌備委員會隨後遷往台灣省立臺北高級中學辦公,校址也因龍口町幅員有限,改而決定將台灣省立臺北高級中學一切設備,逐漸移交師範學院使用。」花了三年多才將台北高中的設備移交完畢,這樣的行政效率會不會太慢了?而且這也沒有解釋 1947 年省立師院另外將和平中學納為附屬中學,疊床架屋整整三學年的事。

而檢索數位典藏聯合目錄後,也只從台灣省參議會的會議紀錄中找到兩筆和台北高中、省立師院有關的問答紀錄。分別是:

1. 1946年5月[1]
劉參議員闊才詢問:以臺北高中變為師範大學是事實麼?
答:省立師範學院已決定籌辦,臺北高中仍擬繼續辦理。

2. 1947年6月[2]
劉參議員闊才詢問:問:(一)臺北高中(從前之臺北高等學校)獨立繼續存在,貴見如何?
許廳長恪士答覆:答:(一)省立臺北高中,現仍繼續辦理,因與師範學院同一校舍,一時不能發展。

看起來沒有太大幫助,上面問題還是沒有解決。不過 1947 年 4 月和平中學成為省立師院的附屬中學之事似乎沒有反映在 6 月的省參議會上。

我目前找答案的方向是「學生組成」和「國語推行」的這兩條線索。關於學生的部份,我懷疑當時台北高中和其他學校的學制不一樣。另外由於當時台北各中學台籍和日籍的學生相差懸殊,戰後還能維持正常的只有以台籍生為主的台北二中﹝今成功高中﹞。而一、三、四中的日籍學生則全集中到原來的第三中學﹝後改名和平中學﹞等待回國。原來以日籍生為主的學校應學生數過少,幾乎無法維持,因此1946年發生台北一中和台北二中校名互換,甚至搶校名牌的事件[3] 。由於台北高等學校原來就是以日籍生為主的學校,因此戰後學生數必然銳減。而和平中學在1947年日籍生全數回國前,已另外在省立台北商職﹝今台北商業技術學院,就在成功高中旁﹞成立分部招收「大陸來台學生200餘人(附中校史)」。這些學生在本部騰空後回到本部,也順勢成為省立師院附中的第一屆學生了。因此我猜「學生數」是六十年前合併和平中學,停辦台北高中的可能原因。我也推測「國語推行」是一個可能的原因,因為戰後初期台籍生需要花更多時間學習「國語」,造成學習上的弱勢。這會讓省立師院選擇放棄台北高中嗎?我不知道,所以只是猜測。此外,我在年表中也列出二二八事件和四六事件的時間點,因為這兩個事件可能也對台北高中的存廢有影響。不過我也沒有資料佐證這樣的推測,所以只是列出來備忘而已。

台北高等學校、台灣師大、台師大附中關係年表
http://mt.leafportal.org/archives/upload/2007/01/NTNUtimetable-thumb.gif

[1]: 臺灣省參議會(194605)。[臺灣省參議會第一屆第一次大會教育類詢問案及書面答覆--民國三十五年五月]。《數位典藏聯合目錄》。(2007/01/17瀏覽)。
[2]: 臺灣省參議會(194706)。[臺灣省參議會第一屆第三次大會教育類詢問案--民國三十六年六月]。《數位典藏聯合目錄》。(2007/01/17瀏覽)。
[3]:「建國」、「成功」就是為解決兩校爭議而取的名字。

FreeLeaf 發表於 ephemeris│03:55 | 全文 | 迴響 (10) | 引用 (0)
2007/01/09
木柵站還是那個樣子

去年得知木柵舊公路局車站這個荒廢中的地方,拜訪後發現這個地方其實還可以有滿多的可能性,例如回復其車站的功能,並把站房改成便利商店,讓他繼續當一個有如社區廣場的開放空間。

將近一年過後,同樣在陰霾的午後來到木柵;不一樣的是這次從板橋撘公車,晃過中和、永和、新店之後到達木柵。但木柵站並沒有什麼不同,依然被圍籬圍住,依然一片荒煙漫草。不過在這種容易受傷害的地方,對這個就車站而言什麼都不變就是最好的狀況。

延伸閱讀:木柵舊公路局車站

CIMG8829

FreeLeaf 發表於 ephemeris│23:42 | 全文 | 迴響 (4) | 引用 (0)
2006/12/20
行政區重劃與大安區的大學數量

在〈大安區的學校〉的迴響中,nobody 提到:

在民國79年行政區重新劃分之前,
大安區內原本只有一所省立台北師專(現國立台北教大),
而台灣大學與師範大學及技術學院(現台灣科大)本來在古亭區,
台北工專(現台北科大)本來在中山區.
我經常在想,當初重劃時為何會有這種不公平的現象.
我今天到了圖書館,把 1981 和 1987 年的地圖翻出來看,在殘破的頁面中找出 1990 年台北市行政區重劃前的大安區和古亭區地圖,發現如下:

1. 1990 年的行政區重劃中,把原本在古亭區﹝與城中區合為中正區﹞和大安區的區界調整到羅斯福路,所以台大和台科大﹝當時為台灣工業技術學院﹞從古亭區變成大安區的轄區。不過原本台大靠後門的校地就是大安區的範圍,只是正門在古亭區,所以把台大算進古亭區。1990 年行政區重劃時,只有這兩所大學被劃進大安區。

2. 古亭區和大安區在師大附近的區界是浦城街,正好在師大文學院大樓的後面,所以整個師大本部校區不管在 1990 年重劃前還是重劃後,都在大安區內。

3. 台北科技大學在重劃時還是台北工專,不算大專院校,所以可以忽略。但大安區與中山區的區界也不在忠孝東路,所以現在的北科大不管在 1990 年重劃前還是重劃後,也都在大安區內。

4. 淡江大學台北校園、政大公企中心、清大月涵堂、國北教大一直都在大安區內。

為什麼大安區會有這麼多大學?由於現在校本部在大安區的大學中,只有台科大在 1949﹝我特別提出這一年,因為這年台灣的人口結構有重大變化﹞以後設校,所以現在大安區有很多大學的現象,可說早在 1949 年以前就決定了。追究其原因,可能和 1905 年的都市計畫中,對「本島人」和「內地人」的區隔有關。Richter 討論過這個議題,可以參考〈族群分化的城市〉和〈族群分化的城市(續章)〉。

至於大安區藍不藍?當然藍,這從投票的統計就可以很簡單地看出來,但是這和大安區是文教區恐怕沒有直接的關係。因為這樣的空間分布,早在20世紀初就已經決定,戰後移民和投票行為都是很後面的事了。所以我認為大安區的文教區印象和泛藍優勢,只是兩個當前共同出現的現象,其間並沒有直接的因果關係。

FreeLeaf 發表於 ephemeris│19:23 | 全文 | 迴響 (10) | 引用 (0)
2005/12/05
國光客運台北東站

※ 國光客運台北西站、東站、國道客運台北總站的位置,請見〈台北車站附近國道客運車站位置圖

在台北北站廢除,台北西站改裝後,台北車站附近只剩窄窄小小的台北東站還保有「台汽的風味」。從台北東站出發的路線不多,只有往基隆和中正機場兩條路線,售票處是一個小小的窗口,和一個很傳統的販賣部。

CIMG0330.JPG

FreeLeaf 發表於 ephemeris│12:24 | 全文 | 迴響 (1) | 引用 (0)
2005/09/25
戰後頭兩年台北市的路名

月初去台灣博物館參觀《地圖台灣》特展時,在三樓發現幾張戰後早期的台北地圖。因為當時關注的焦點是齊東街,所以對地圖上的齊東街一帶照了幾張特寫。不過現場的光線不好,我又不想耍沒品開閃燈,所以照了四張爛爛的照片就把相機收起來了。不過鋼才整理照片時才發現,我竟然錯失兩張超級重要的地圖。這兩張地圖上有太平洋戰爭結束的時候,台北市中心街道的名字。一張是用中國地名和八德命名之前的地圖,另一張則是其一張地圖中的路名與1947年用中國地名命名後的對照表。當時竟然沒注意到這點,也可能有注意到但把它誤認成日本時代的町名,或是1922年實施「町名改正」前的街坊名,所以沒把詳細的地圖照下來,真是資訊敏感度不足。現在已經來不及了,不知道什麼時候才能再看到這些地圖。

FreeLeaf 發表於 ephemeris│23:14 | 全文 | 迴響 (6) | 引用 (0)
2005/09/22
台汽中興站平面配置

台汽中興站位於南投中興新村省府路上的牌樓外。因為位於省政府所在地,中興站也曾經是有許多條路線的大站。同時台汽也在中興新村內設置多個候車亭,像是中學路上這個候車亭就是其中一個。對火車迷而言,中興站另一項特別的東西是「聯運車票」。因為南投沒有鐵路幹線經過,所以中興站會販售台汽與台鐵聯運的車票。使用聯運票時,要先從中興站搭台汽到台中站,然後再轉鐵路到目的地。不過中興站和許多省府廳舍一樣,六年前在921大地震中全倒。倒塌的站房拆除後並沒有重建,印象中一開始中興站的站員是在一輛廢中興號上賣票。中興號的椅子拆了,擺上辦公桌處理站務,非常克難。乘客要買票得先「上車」,頗有過去還有車掌在車上售票時的台汽的感覺。後來在路旁建了新的小票房,不過規模已經不復從前了。

FreeLeaf 發表於 ephemeris│14:47 | 全文 | 引用 (0)
2005/08/25
三重站,時間停在1997

搭乘正統派巴士往中正機場那天,國光號在上高速公路前在三重站停了一下,讓我重新注意到這個也非常正統的半圓形車站。回家後從台汽﹝現在只剩清算資產的功能﹞的網站中得知三重站也在標售財產之列,便在數日後帶著相機來到三重站。因為我不希望在我下次想起它時,這裡已成瓦礫;至少要留點紀錄。不過當我走進三重站時,才發現這裡員工比乘客還多。冷清的候車大廳中,只有偶爾來回的駕駛員、幾位乘客、一兩個閒坐的人而已。而時間則停在1997,去今已八年。

DSC02971-1.jpg

FreeLeaf 發表於 ephemeris│12:04 | 全文 | 迴響 (3) | 引用 (3)
2005/08/22
臺北北站關閉+新的國道客運總站

2005/09/25 補:台北車站附近國道客運車站位置圖

台汽(國光客運)台北北站的遷移啟事掛了好一陣子,遷移的時間從七月中移到八月初再延到八月中,終於在八月十六日臺北國道客運總站啟用後搬遷。現在台北北站的站場已經圍上圍籬,原本在市民大道/鄭州路的入口也用一塊綠色鐵片﹝其實也可以叫圍籬﹞擋住。似乎還有一些人不知道台北北站已經遷移到各家客運共用的新總站,從地下街上來後一臉迷惘地看著封閉的入口和特大張的告示,大概在想該怎麼去新車站。

CIMG0073.JPG
比較:2005/06/27 臺北北站入口

FreeLeaf 發表於 ephemeris│22:41 | 全文 | 迴響 (6) | 引用 (5)
2005/08/19
成麥=成功高中旁麥當勞

See it in Google Earth: Nicknames_of_McDonalds_in_Taipei.kmz

我那個時候的高中生間曾流傳一些對麥當勞的暱稱,這些暱稱通常來自該麥當勞附近的地標,其中稱呼比較統一的是館前路上的館前中心與杭州南路忠孝東路口的林森二中心,也就是照片中那家麥當勞。而這張照片是某日午后走得太累,自認沒辦法從台電大樓一路站到中山國中,所以在善導寺下車休息時拍的。這裡依然是高中生的地盤。

IMGP7141.JPG

FreeLeaf 發表於 ephemeris│03:39 | 全文 | 迴響 (5) | 引用 (1)
2005/08/10
1999年底的Taipei 101

高中搞東搞西的時候做了幾次外拍,昨天在翻以前的東西時才發現這張照片。原本以為這張亂拍的照片應該沒用上,卻不知道在哪個環節被插進去了,但這樣也把 Taipei 101 剛出現在地面的樣子保留下來了,也是個不錯的結果。

這張照片應該是 1999 年 11 月那次外拍時,坐在 20 路公車上從松壽路拍的。因為拍得急,又隔著貼有隔熱紙的玻璃,照出來的樣子不太好,而且髒髒的。這張照片中,近處是停車場,松壽路的人行道上則停放一堆機車,現在這裡已經變成像臨時建物的世貿三館了。遠處的鋼骨結構就是 Taipei 101,當時還叫「台北國際金融大樓」,有時也稱「臺北國際金融中心」。看起來當時的地上結構只有一層,應該是現在作為商場 Taipei 101 Mall 的裙樓部份。詳細的施工資料可見《臺北國際金融中心KTRT聯合承攬團隊專屬網頁》的〈工程進度〉,不過它只更新到2001年12月的進度。

FreeLeaf 發表於 ephemeris│03:01 | 全文 | 迴響 (1) | 引用 (0)
2004/12/22
臺灣堡圖中的圳道

今天去圖書館翻了 liautiamding 在〈圳道遺蹟〉的迴響中提到的《臺灣堡圖》,果然非常詳細。不過另一個問題來了,因為題為〈臺北〉的圖幅是在明治三十七年(1904)調查製作的,現代的一些地標,如學校、街道等等都還沒在一百年前的台北市出現,所以和昭和十年(1935)的台北市街圖,以及1947-48的航照圖對照起來有相當的困難。

FreeLeaf 發表於 ephemeris│03:03 | 全文 | 迴響 (4) | 引用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