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02/06
2007台北國際書展的隨手記

六天的台北國際書展,扣掉只有專業人士能進去的第一天,我只去了兩天。星期三上午去了二館、三館,下午再把一館隨便晃一下,再來就是最後一天去一館敗家。以下把幾個值得一提的事稍微記錄一下。

1. 對常逛漫畫店的我來說,今年的二館其實沒什麼特別的東西。各家出版社的折扣也很普通,八折、九折之類的不少,但漫畫店的會員整年都有這種價錢。可是漫畫這種低單價的書,打了折也差不了多少。讀者如果有能力,多出幾塊錢活絡經濟也沒什麼不好。另外還看到一些五折的漫畫,但從書上的灰塵推測,應該已經在倉庫裡堆上好一段時間了。這次再沒賣出去的話,大概會被回收吧。

2. 除了動漫畫的東西,二館也有些以國中以上學生為主要市場的文學書。我隨手拿起一本,很自然地翻到版權頁,赫然發現我手上這本書已經是二十幾刷了。好可怕。印象中作者是敷米漿,但在今年書展之前我完全沒過這個作家,看來我對現在的大眾文學真的很不熟。這種被衝擊到的感覺也不是第一次,只是每遇到一次,就覺得自己認識的東西還太少,有種怎麼補也補不完的感覺。

3. 三館一如往年,都是小孩子的東西。最莫名奇妙的喬登美語照樣帶了一堆電腦來拐小孩。而我在別的攤位不過稍微駐足一下,店員就問:請問您有小孩嗎?異哉,我看起來有這麼老嗎?

4. 這次稍微注意到一些擺明來清倉的攤位。有好幾家是賣食譜的,一本雜誌書大小的食譜大概賣三四十元,買多一點還有折扣。攤位裡書一堆一堆擺在桌上任人挑選,配上超低的定價和店員無奈的表情,加起來就是幅絕望的畫面。還有一攤在賣《牛頓雜誌》,看起來比食譜更悽慘。

5. 大型出版社都聚集在主要走道附近,但我已經決定不在書展買這些出版社的書。因為這些出版社在一般書店有不錯的能見度,換句話說就是不難買到,所以不急著在書展買。二來,我覺得在書展這種出版社直接面對讀者的場合,應該讓現金流入小出版社。至於大出版社,我倒也不排斥多出些錢,讓通路商也分到一點。

6. 想讓現金流入小出版社的話,就到全力出版全力地買書吧。是故入手 VOFAN 新作 Colorful Dreams 2 一本。

7. 今年書展的最大敗家處是南天書局。買南天書局的書不太簡單,我往往趕不上門市部的營業時間,久而久之它就從我逛書店的習慣中消失了。而且它的書店通路似乎不大理想,在書店總是難得看見一本。能在書展一次購足的話,那就下手吧。

8. 台灣 NGO 的攤位,不知道為什麼,少有可讀性高的書,而有可讀性的早就入手了,所以空手而回。

9. 有些攤位會用電視或活動吸引參觀者的注意力,讓參觀者停下腳步並圍成一圈。但這樣的行為往往佔據走道,讓原本就不寬的走道更狹窄,妨礙其他參觀者的行動。這會讓人覺得很反感呢。

10. 最後逛到國史館的攤位,買了一本看起來很難賣的學術刊物。結帳時發現他們記帳和開收據的方法頗原始,要將收入一筆一筆寫下,收據一張一張開出。這時絕對不應該祝他們生意昌隆,不然那位出納就得燃燒他的手臂了。

11. 國際區是書展中人最少的地方,因為語言還是最大的障礙。如果無法通曉該國語言,身為一般讀者當然不會去逛哪些攤位。就算讀得懂這些外文書,書的種類也是決定要不要逛下去的因素。有家英文書的進口商展出了很多書,但主要的取向是自然科學、商學,以及少數的歷史書。這其中只有歷史讓我感興趣,但我對英文歷史書的同調率很低,所以也沒在這攤待上多久。國際區人最多的攤位可能是誠品,但展示的書和平常在書店看到的差不多,沒有久留的必要。

延伸閱讀:
2007台北書展一日記 | 老貓學出版
2006年 出版的轉捩點

FreeLeaf 發表於 ephemeris│02:45 | 全文 | 引用 (0)
2007/01/11
整理書櫃

昨晚花了點時間整理我的 aNobii 書櫃。自從讀碼機買回來後,aNobii 就變的很慢,後來知道這是因為用戶大增的緣故,最近他們已經增加設備來應付增加的使用者。不過電纜被地震弄壞的情況還沒解除,所以尖峰時間連 aNobii 還是很慢。

由於伺服器回應的時間變長,甚至沒有回應,用起來就變得很不順暢。我覺得書櫃不只是把書輸入就好,還要是當分類才算整理,而整理過的書單也方便以後運用。因此用讀碼機輸入約三十本後就停了下來,直到最近才趁著離峰時段把這些書分類好。

現在我的書櫃看起來 Linguistics 的書最多,這是我從書櫃上 (physically) 放語言學書的那一格開始掃描的緣故。

我覺得 aNobii 的批次處理功能還不完善,使用批次整理時會同時誤觸已經整理好的書。也不可以同步開多個視窗整理多本書籍,不然資料送出後,後至的會把先到的複寫過去。這是個很神秘的 bug。

嗯......下一批想放漫畫呢。公開的書櫃裡如果都是 non-fiction 的書,會不會讓訪客覺得這個人太嚴肅呢?

PS: 現在才看到這個會不會太遲?殺手級的產品啊。

FreeLeaf 發表於 ephemeris│12:31 | 全文 | 迴響 (3) | 引用 (0)
2007/01/02
真的很悲哀的外國語

聽說了村上春樹的《終於悲哀的外國語》中有些關於外語的片段,好像和我之前在書店翻的時候看到的不大一樣,所以又去書店看了一下。的確有,那是一篇與書名同名的小文章,夾在兩篇大文章之間,隨便翻的話還不大容易遇到。其實我一直因為某人的話,不敢買村上春樹的書,以免放在書架上哪天被人抓包。但說真的,哪裡像啊?那種相似性只是那個人自己任意的投射吧。

話說回來,外國語真的是個令人感到悲哀的東西,村上提到的三件事讓我特別有感覺。其一為那種不知道如何遣詞用句所造成的拙劣感,像是車子出問題卻沒辦法描述給修車廠的人聽的感覺。其二為使用外語一段時間後,那種「電池耗盡」的感覺。其三為聽者回一句「What?」時的感覺。最後一個感覺是我最不喜歡的,所以我也儘可能避免用類似的話回覆。

不過這三種感覺,身處於一個被華語防禦力場包圍的地方,大概不容易有切身的感覺。這也難怪會有人問那些「最近常被問到的鬼問題」。你知道嗎?那是種連說都說不出來的悲哀,成日用硬裝的笑容應付,或說迴避交際的情況啊。這其實可以當成社會語言學的議題,也有人去做過了。但如果想寫這樣的報告,光作文獻回顧就夠血淚了,你還有力氣寫下去嗎?

大安區攻略戰時也一樣。用英文寫的研究計畫要花上兩個星期才能定稿,寫了一千四百多字,拿去給人改之後變成八百多字。即使改得很好,你也知道那是 native speaker 才做得到的程度。另一方面,用漢文寫的兩天就弄出來了,而且寫的還是陌生的領域。就算加上收集資料的時間,總共也不超過一星期。同樣都是表現自己的東西,不過換個語言,需要投入的心力卻天差地別,這怎能不悲哀呢?

最近我也看到一種滿悲哀的狀況,一種課文看不懂,題目也不懂,卻要把答案生出來的悲慘狀況。造成這種狀況,我想老師要負很大的責任。唯一可稱幸運之處,為這是在華語防禦力場內發生的事,所以不懂時還可以用熟悉的L1討論,或把不懂的東西硬翻成L1後再來想辦法。這和一群人用破爛L2互相討論的情況相比,至少還沒那麼悲哀。

外語學習也是件令人感到悲哀的事。明明上了半天的課,程度也沒辦法提升多少,再怎麼學也沒辦法和 native speaker 一樣,怎麼學也不會有 native speaker's intuition,怎麼學這個語言都不會是你的,充其量只是拿到使用執照而已。

外國語如此令人悲哀,那為什麼還有一堆人拼了命去學呢?從工具的角度來看,將外語學到一種「破爛但可溝通」的程度就可以了。我想對一些上班族來說,這應該是個合理的解釋。但我也認為,「學習外語」這個行為,與其說是學習,還不如說是累積資本去兌換別的好處罷了。資本的證明就是語言檢定的證照,以英文為例, TOEFL、TOEIC、全民英檢,都是用量化方法表示一個人英語能力的證照,而我們也看到很多可以用這些證照兌換的機會。所以說,有些人學習外國語並不是真的要和外國人溝通,而是要用外國語的能力在國內兌換某些利益。個人以為,這才是外語學習的背後精神。這大概是讓外國語不那麼悲哀的唯一方法吧。

但是,這種將外國語極端地視為身外物的觀點﹝就像「金錢是身外之物」的意思﹞,其實還是和外國語抱持安全距離的。當真正接觸到外國語時,那種衝擊,怎能讓人不悲哀呢?

FreeLeaf 發表於 ephemeris│12:53 | 全文 | 迴響 (4) | 引用 (0)
2006/12/18
我的 aNobii 書櫃

我的 aNobii 書櫃,測試兼遊玩。

話說我為了玩這書櫃,買了一支讀碼器,以後也可以和店員一樣很帥地掃條碼了。

FreeLeaf 發表於 ephemeris│21:02 | 全文 | 迴響 (2) | 引用 (0)
2006/10/02
買了《在台北生存的一百個理由》的新版

昨天在書店看到《在台北生存的一百個理由》的新版,當然要買下來和初版放在一起。不過買回來後,卻又發現初版已經不知道被放到哪裡去了。反正一定在家裡的某個書櫃,再找找一定會有,畢竟連失蹤好幾年的《閱讀地圖》誠品書店特別版都被找到了啊。

其實新版的消息,早在九月十三日就從作者之一的網站得知了。所以昨天在書店看到新版時並不意外。

但話說回來,我是不是該把〈在台北生存的一百個理由 Revisit - 1〉文章末高懸近兩年的「待續」做個完結了?那可是快兩年前的文章了,再不完結大概也永遠也不會把它寫完吧。

FreeLeaf 發表於 ephemeris│22:22 | 全文 | 引用 (0)
2006/08/27
新書:當教授變成學生

在誠品看到一本當月選書,《當教授變成學生》,因為看起來很有趣所以直接買回家,然後在結帳後的十二個小時內就把整本書讀完了。這本書是一位人類學教授為了研究美國大學生的校園文化,以高中文憑申請就讀自己任教的大學,隱瞞教授身份搬進學校宿舍和學生同住,如此實地觀察了一整年的大學生活。出版社的網站上有比較詳細的介紹,這裡就不多做介紹。

雖然出版社的包裝讓人覺得吸引人的部份在於「教授變成學生」這件違常的戲劇性元素上,但我還是把這本書當成民族誌來看,就像讀 Ruth Benedict 的《菊花與劍》、Napoleon Chagnon 的《The Yanomamo》那樣。當然,我多少也帶著與自身經驗確認的意圖,想看看這位人類學家觀察到的美國大學文化,和我自己看到的有沒有相似的地方。

FreeLeaf 發表於 ephemeris│00:53 | 全文 | 迴響 (6) | 引用 (0)
2006/07/29
兩本封面圖一樣的書

在書店經過政治類書籍區時,眼睛突然瞄到一本厚厚的被立起來的書。這是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2005年出的 A cloud across the Pacific,大概不會是我感興趣的書。不過這本書的封面圖很眼熟,似乎在別本書上也看過。

我在書櫃前呆了兩三秒,試著在記憶中搜尋封面上的這幅油畫,然後我走向文學區,找二劃部的作者,在七等生全集旁拿出1998年商務印書館出的《思慕微微》。果然沒錯,《思慕微微》的封面圖也是同一張。折口上的小字說明這幅油畫的作者也是七等生,回到政治書區,A cloud across the Pacific 的折口上也寫著七等生的羅馬拼音,可見這本書的編輯也知道這幅畫是七等生的作品(也不能不知道吧)。我比較好奇的是,A cloud across the Pacific 的編輯知道七等生八年前也在他自己的小說封面上用過同一張圖嗎?

七等生. (1998). 思慕微微. 台北: 商務.
Metzger, Thomas A. (2005). A cloud across the Pacific : essays on the clash between Chinese and Western political theories today. Hong Kong: Chinese University Press

0010068433.jpg clhum20060421-2.jpg

FreeLeaf 發表於 ephemeris│03:53 | 全文 | 引用 (0)
2006/06/04
首頁竟然空了

首頁竟然空了,可見我很久沒寫東西,事實上連管理介面都沒進。為了填空白,隨便寫寫吧。

最近在看的嚴肅書:

An Introduction to Cognitive Linguistics (Ungerer & Schmid, 1996)
想攻略新人類大學的話,這本應該是必讀本吧。認知語言學和以前學到的蟲司機派不大一樣,似乎比較平易近人,至少到現在還沒看到樹或任何類似的東西。不過蜘蛛網倒是一堆。

Syntax: A Minimalist Introduction (Radford, 1997)
這本就有一堆樹了,請別忘了序言中的警告:「句法學可危害健康,有時會造成引發嚴重懷疑症的過敏性反應,有些稀有的例子還會引發極端「種樹癖好」的狂熱性反應。」但是這本比那本又厚又重的 Transformational Grammar 簡單明瞭得多,之前大崩壞的地方現在一看就懂了。要是當時的句法學課本是這本,成績大概會好一點吧。不過這裡面沒有說很多 X-bar Theory 的東西,不知道是作者修正理論時把它修掉了,還是在編寫時精簡掉了。

附帶一提,這兩本都是在匪書店買的授權版,買起來一點錢包的痛感也沒有。但這種暗黑系的書以後不知道還能不能進口,想省錢的話還是趁早多敗幾本下來吧。

最近一下子就讀完的書:

蘋果橘子經濟學 (Levitt & Dubner, 2006[2005])
一個下午就讀完了,和多年前讀《紙牌的秘密》一樣快。網路上的評論把這本書說得很神,但看了之後並不覺得非常驚奇,害我期待了一下。Levitt 用經濟學的研究方法做平常社會學家的研究,有些題目(例如和教育有關的部分)感覺起來和 Bourdieu 的看法相近,不過我沒看過 Bourdieu 的實證研究(不知道有沒有翻成英文...),在這裡 Levitt 提供了很漂亮的分析。這本書可讀性非常高,以前對社會科學沒什麼接觸的人看了之後會覺得作者很神,曾經玩過一點社會學的人會覺得很熟悉,靠社會學吃飯的大概會嫉妒他吧。但我猜本書的可讀性,本書的另一位作者 Dubner 應該貢獻良多。美國的 journalist 寫的書好像都是這個樣子,寫出來的文章就是一副暢銷書的樣子。這些招數課本都教過,但寫不寫得出來還是要看個人造化啊。

最近大手筆買的書:

Introducing Phonology (Odden, 2005)
Phonology in Generative Grammar (Kenstowicz, 1993)

這兩本書算是補買的。Odden 這本之前放在網路上試閱,可以下載PDF檔來看,應該可以稱做 Beta 版吧。Phonology I 讀的就是試閱的版本,真是拼命幫學生省錢的老師啊。正式版出的時候課也剛好上完了,後來去年暑假在書店就發現這本書,當時並沒有買下來的意思。但現在覺得還是用熟悉的課本比較好,也比較有複習的感覺,故敗之。Kenstowicz 那本其實就是老師編 Phonology II 的講義時參考的書,不過這個事實我到了學期末才發現。說也奇怪,老師指定的書是 Optimality Theory 的書,但是花了三分之二的時間講 Phonology in Generative Grammar 的內容,那為什麼不一開始就買這本呢?大概是野心太大了吧。去年一班只有六個人,今年進步一點到七人,老師換人了,但還是教 OT,這樣真的不會有課程銜接的問題嗎?=.=||

這兩本都是為了複習而補買的。既然是複習,那意圖也應該顯而易見了。不過 Kenstowicz 那本就算(挑幾章)硬食下去大概也沒什麼用,他們會狠到出那麼深的東西嗎?

最近在收的漫畫:

魔法使的條件 太陽與風の坡道 (山田典枝 & よしずきくみち)

今年繼《現視研》、《ARIA》收的第三套漫畫,考慮了一個月才下手,但是怎麼和這一季看的動畫一樣,又是以校園為背景的故事啊?而我竟然還把它放在床頭天天看,有時還會不小心與主角同調(同樣都是進路不明的人啊),這就是下意識地執行「無限的高三補完計畫」的外顯行為嗎?讀這一類故事時常會在看完後發生什麼事都不想做的感覺,雖知如此卻還是繼續看,繼續找類似 genre 的故事來看,真是個自找麻煩的補完計畫。

FreeLeaf 發表於 ephemeris│04:39 | 全文 | 迴響 (1) | 引用 (0)
2006/05/01
與學術文章的同調率

不管讀的是論文、學術書還是介紹學術的入門書,在讀學術類的文章時,第一個要面對的不是能不能理解文章內容這種語意上的問題,而是能不能和文章作者取得同調率*的問題。同調率高才有機會理解文章,同調率低的話連理解的可能都沒有,甚至連自己在讀什麼都不知道。

*: 同調率,進入漢語領域的肇始應該是EVA,可以被理解成契合、同步,或是口語上「同頻率」的意思。

對我來說影響同調率的因素有三個,分別對應論文的三部分:

1. 對該學科的理解程度、基本知識;對應大綱
2. 對該學科行文章法的熟悉度;對應內文
3. 對該學科學術圈的熟悉度;對應書目

FreeLeaf 發表於 ephemeris│03:46 | 全文 | 引用 (0)
2006/04/25
逛書店:怨恨、源氏、京都

大雨過後,天未霽的午後在溫羅汀一帶逛書店。首先在聯經看到《思想的求索》﹝應該是期刊吧﹞的海報,上面大大地寫著「怨恨的共同體,台灣」。正想著「這是什麼亂七八糟的聳動標題」時,翻開目次看到作者是汪宏倫,心中的想法馬上改為「嗯,好文率九成」。果然,這篇文章有條理地分析出我們許許多多難以言喻的怨恨,以及因這個怨恨起而起的種種社會怪象,看完之後我終於能把心中那些混亂的憤怒、莫名的競爭慾理清楚了。要理解怨恨才有機會解除怨恨,或許這篇文章是個很好的開始。不過要為一篇文章買下整本期刊,總覺得這樣的支出很沒效率,還好聯經的網站上有全文,所以不必買了。

離開聯經前發現《源氏物語圖典》,看了就有敗家衝動,這時突然想起在某家簡體字書店曾看過它的簡體字版,故收手。後來走到秋水堂,又發現簡體版的《伊勢物語圖典》和《平家物語圖典》,如果再加上《源氏物語圖典》,三本總價也不過五百元上下,而正體版ㄧ本就要價380元,這樣的價格真是沒競爭力。當然,看正體比看簡體快得多,可是圖典類的書重點在圖不在字,書中使用字集的問題也就沒那麼重要了。又不知道為什麼,我覺得文學作品橫排就比直排少了一點靈氣,中國方面的譯本更比林文月教授的版本平淡無趣,因此這三本書的文字對我都不具吸引力,我喜歡的只有圖而已。不過我也常常問自己:我讀的到底是紫式部還是林文月?我想林文月的成分可能多一點,因為我也看不下豐子愷譯的《源氏物語》和周作人譯的《枕草子》。

FreeLeaf 發表於 ephemeris│01:32 | 全文 | 迴響 (1) | 引用 (0)
2006/03/23
海圖上謎樣的Antilia

在書店的歷史區發現《上帝的魔島》一書,內容講的是不見史傳的失落古文明,並且從水下考古的發現來支持他的論點。其中一章提到 Pizzigano 海圖,作者引用菲森(1995)的論點指出海圖左上方的 Satanazes 是冰河期的日本,在它下方的 Antilia 則是冰河期的台灣,也就是說,這張海圖是參考從冰河期流傳下來的知識繪成的,因此在一萬多年前世上就有科技發達的古文明存在。

當我看到 Antilia 的形狀時,我馬上就意識到曾在另一本書看過相同的島嶼,所以轉身到對面找到前一陣子引起熱烈討論的《1421:中國發現世界》,果然在彩頁上看到同一張 Pizzigano 海圖,但是該書作者孟西士認為 Antilia 是現在的波多黎各島,Satanazes 則是瓜德魯普島,以此為引子,推出在哥倫布到達美洲前就早已經有具備測量技術的人到達美洲,並留下海圖為紀錄。

這兩本書對 Antilia 的解釋完全不一樣,或許是因為一位想找出失落的古文明,另一位則是以對海圖的謎題出發,兩者的方向不一樣,開始推理的立場也不一樣,所以有不同的結論。目前我對這兩本書的看法都是:看看就好。在還沒有直接的考古證據前,僅從歷史文獻就斷定有古大陸或鄭和環遊世界可能都過於大膽。但如果真的因此發現什麼意想不到的事實,也是令人期待的事。

FreeLeaf 發表於 ephemeris│02:45 | 全文 | 迴響 (3) | 引用 (0)
2006/01/10
逛書店八小時

昨天在麥當勞以南的溫羅汀一帶耗了八個小時,把平常會去、不會去的書店都狠狠地逛了一遍。這些書店計有書林、聯經、新瑞、唐山、秋水堂、曉園、誠品、綠林寮、校園書房,離開時又順路逛了今日書局和金石堂大安店,合計十一家書店。

FreeLeaf 發表於 ephemeris│00:06 | 全文 | 迴響 (2) | 引用 (0)
2005/12/30
逛書店的美德、小奸、邪惡

書店是個公共與私人領域有著微妙平衡的地方,讀者可以在書店裡隨意逛逛,自由走動甚至坐下,拿起一本不是自己的書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也不會有人阻止。在這種環境是有機會把一本書,或是一本書中需要的一部份看完而不用付錢。雖然書已經被人使用完書的內容,但是物權尚未從書店轉移到個人,故書店還是要繼續賣這本書。因此一個正直的讀者應該在公共與私人領域中取得平衡,好讓現在這種良好的購書/售書模式能維持下去。而能幫助維護此一的可貴模式的行為,可謂美德;反之則是邪惡。

FreeLeaf 發表於 ephemeris│10:45 | 全文 | 迴響 (5) | 引用 (0)
2005/12/28
簡體字書店的秘技

溫羅汀的秋水堂,有很長的一段時間我都以為那是一家賣飲料、喝東西的店,大概是因為它和「春水堂」的名字很像,招牌又和隔壁真正賣飲料的店完美地融合在一起吧。後來知道它是書店後,又因為它是匪冊屋而不想進去。前幾天照例無意識地走進聯經旁的巷子,接近唐山書店時想起前一天才去過,買的書還放在書包裡,還是別去了。但是一時也想不出能去什麼地方,只好去匪冊屋秋水堂走走。

FreeLeaf 發表於 ephemeris│13:07 | 全文 | 迴響 (2) | 引用 (0)
2005/12/20
又發現兩個封面的書

上一次提到兩個封面的書是楊照的《十年後的台灣》,初版一刷時用深藍色的封面,七刷時改用綠色的封面,現在這兩種封面還在一些書店同時出現,不知道已經加印到第幾刷了?

不同於上次在購書之前就發現兩個封面,這一次則是把書都看完了才發現。有兩種封面的書是幾天前也提過的《印刷書的誕生》,我買到的這本封面文字是銀色的,應該是後來才燙上去,因為印象中金色和銀色沒辦法用CMYK做出來,要另外加工才行。

FreeLeaf 發表於 ephemeris│12:25 | 全文 | 迴響 (1) | 引用 (0)
2005/12/15
再記關於書的書

最近又發現一些關於書的書,其中最重要的是這本厚厚重重的《印刷書的誕生》。這本書討論線在我們手上的書、書上的成分、書外的制度,是在什麼樣的社會情境下一步一步成型,以及印刷書這種可大量複製傳播的媒體,怎麼在出現後的三百多年間造成歐洲社會上的變化。討論社會變化的內容集中在第八章,而且用很大的篇幅討論印刷術與宗教改革間的關係。但是我更有興趣的是印刷術對各國語言標準化的影響,尤其是印刷商在拼字標準化一開始的進步角色與後來的保守態度,讓人想到現代的電腦以及 Unicode 在書寫語言標準化扮演的角色。

FreeLeaf 發表於 ephemeris│22:34 | 全文 | 迴響 (1) | 引用 (0)
2005/11/30
Metabooks 關於書的書

有一類書會被我稱作「metabook」,意思就是「關於書的書」。這些書在新書期間通常都能在書店佔到不錯的位置,但是過了這段時間,它們就和語言學類的書一樣無架可歸,或四散各處,要花點力氣才能找到。這應該是因為這一類的書不多,不容易放成一櫃的緣故。不過愛書人大概在剛出版的第一時間就把它們買走了,所以新書期過後找不到也沒什麼關係。

我手邊有幾本 metabooks,本來想就這個題目寫一篇文章,書單也列好了。不過從七月拖到現在,也不知道該寫什麼,不如直接把書單列出來就好了。看看這篇文章的ID,1414,果然是很久以前的東西。

FreeLeaf 發表於 ephemeris│17:11 | 全文 | 引用 (0)
2005/09/07
法農再度發功點穴

星期一在捷運上把法農的《黑皮膚‧白面具》讀完了。繼上一次被他精闢的論述震撼得不知如何用四字成語形容之﹝後來才發現 James 說的「一針見血」就是我想要的﹞,在將近篇末的地方又讀到一段絕對見血的文字:

黑人就是一種比較。這是首要的事實。他們就是一種比較,意思是說他們無時不刻地關心著自我評價和自我理想﹝譯註一:指主體所認同並盡力要與其相符的理想典型﹞。每一次和他者接觸,就會出現價值和才能的問題。安的列斯人沒有自己的價值,總是附屬於他者的現身。總是有比我不聰明、比我黑、比我差的問題。所有關於自我的位置,所有關於自我的定位,都與他者的潰敗維持著依賴關係。我的男子氣概,正是建立在周圍人們的潰敗之上。
唔......又被點穴了(汗)

FreeLeaf 發表於 ephemeris│04:02 | 全文 | 迴響 (1) | 引用 (0)
2005/08/27
《黑皮膚 白面具》中的一段話

帥啊,法農!這段話真是超精辟的。有些人對留學的人有這樣的期待,留學生有時也會為了一點好處﹝像是名聲﹞而配合這種期待,然後形成一齣噁心的即席演出。

這會兒讓我們先會見其中一個返鄉者。「剛抵達者」從第一次接觸就展現自己的身分,他只用法語答話,而且通常不再聽得懂克里奧爾語......這裡有個剛抵達者。他不再聆聽鄉土語言,談論著那個他說不定只有遠遠看過的歌劇院,特別是他對同胞採取了批判的態度。即使面對的是微不足道的事情,他也要表現出很有見解的樣子。他要以語言來展現自己。在薩瓦納廣場﹝法蘭西堡的年輕人聚集之處﹞所上演的戲就相當具有說明性:眾人很快就會請剛抵達者講話──這些年輕人走出高中和其他學校後就道薩瓦納聚會......他們碰面、談話。如果剛抵達者很快就有了發言權,那是因為眾人等著他。首先在形式上:即使是微小的錯誤也會被逮住,被剝析,在四十八小時內,整個法蘭西堡都會知道這項錯誤。顯露出優越感的人如果沒有盡到責任,大家是不會原諒他的。譬如,他要是說「我在法國未曾有幸見到騎馬的憲兵」,那他就完了。(p.82-84)

FreeLeaf 發表於 ephemeris│12:41 | 全文 | 迴響 (1) | 引用 (1)
2005/07/20
[補圖]十年後的台灣,和一點閱讀建議

最近流行「沒圖沒真相」。上次提到《十年後的台灣》一書有兩個封面,一直想把圖補上,可是書店裡不能照相,只好把兩個封面都買下來;在家照總沒人能有意見吧。不過結帳時還被提醒:「兩本是一樣的書喔」。您真的多慮了 XD

DSC02612-1.jpg

FreeLeaf 發表於 ephemeris│21:57 | 全文 | 迴響 (2) | 引用 (1)
2005/07/15
顏色與封面

在 PAGE ONE 看到楊照的新書《十年後的台灣》﹝其實還沒看過內容﹞換了新封面,從深藍色換成鮮綠色。從版權頁的記載,這是初版的第七刷﹝還是第六刷?待確認﹞。一本書短時間內有兩個封面不是新鮮事,大約六年前,商務印書館的《閱讀地圖》有在誠品才買得到的特別封面,封面圖是一個人站在剛被轟炸的倫敦,斷垣殘壁間的書架前。我買了這個版本,但不知道放哪去了。至於楊照這本書,換封面的作法倒給人一點詮釋政治隱喻的空間。

FreeLeaf 發表於 ephemeris│23:49 | 全文 | 引用 (1)
2005/07/05
日本/世界路地裏100

在誠品看到這兩本書:

日本の路地裏100
世界の路地裏100
(PIE BOOKS, 2005)

發現吾道不孤,便敗下來了。專家的攝影還是跟我的路上隨拍不一樣啊 orz

FreeLeaf 發表於 ephemeris│22:20 | 全文 | 引用 (0)
2005/06/09
我想我何時開始懷疑

有些書不應該在修某些課之前讀。2003年暑假在信義三越的誠品買了一本 Peter Winch 的《社會科學的理念》。因為不厚,開學前的某天把這本書帶上公車看。不過看了之後便開始對開學後修的社會科學研究法產生懷疑,上課上到一半時心中總會浮現「是這樣嗎」的疑問。後來上到 SPSS 實做時,總覺得從數據下的一堆小 r 和什麼迴歸的東東推得的結論少了讓人信服的基礎。對,「信服」的基礎,不是「真言」的基礎。

FreeLeaf 發表於 ephemeris│19:46 | 全文 | 引用 (0)
2005/06/09
封面文字的意識形態

大部分的書在封面上,除了書名、作者以外,常常還印有些促銷用的廣告文字。最近常用的兩本書上都有這類文字,可是內容不是讓人覺得好笑就是誤導讀者,讓人覺得好笑的是《國音學》,它的封面文字是:

最權威的師大作者群,打造最經典的「國音學」著作
史上第一部「國音完全攻略本」,
一部決定「國語」要怎麼說的書,
說國語者必讀,教國語者必備。
雖然在實用性的考量下,有時需要制定一個「標準」的語言供教學或是其它目的之用,可是對 native speaker 來說,並不需要有這樣的「標準」來規範說話的語音。

FreeLeaf 發表於 ephemeris│15:58 | 全文 | 迴響 (3) | 引用 (0)
2005/05/23
源氏物語中的遺憾與實現

前言

「遺憾」這一個主題在源氏物語中似乎佔了很大的分量,其實遺憾也就是一代又一代的重蹈覆轍,然後只好一代又一代的完成、實現、補償。若從一位讀者,一個局外人的角度看來,源氏物語中各個人物間的遺憾與實現,其實也滿值得玩味和嘆息的。

FreeLeaf 發表於 ephemeris│09:07 | 全文 | 引用 (0)
2005/05/20
《のだめカンタービレ》第12卷

剛才發現《のだめカンタービレ》的單行本在日本已經出到第十二冊了。這是我目前最希望變成動畫的漫畫之一,現在手邊有台灣版第一到第八卷,加上低調弄來的第九卷,不知道現在東立出到什麼程度了,下次去漫畫店應該好好找找。

其實《のだめカンタービレ》(Nodame Cantabile)的書名,因為東立的書名太過難聽,我通常稱為「如歌似的野田廢」。我想這書名,應該是從「XXX cantabile (如歌的X板)」來的吧。

FreeLeaf 發表於 ephemeris│10:16 | 全文 | 迴響 (6) | 引用 (0)
2005/05/19
《草根媒體》的封面

好一段時間沒留意《We the Media》的事,剛剛才發現已經出版了。

不過......那封面是怎麼一回事啊!?

雖然沒看到原書或是比較大的封面圖,但大致上還看得出來「草根媒體」四個字是類似古印體之類的字型,而下面的「部落格傳奇」則似乎是一種被華康叫做「流楷體」,在我那時代﹝嗯,不是很久以前﹞,高中社團間稱為「鳥字」的公關函用字體。

這兩種字體,一個是拿來傳達「古意」用的,一種是公關函裝可愛搞聯誼用的,怎麼說都搭不上書中所要傳達的主旨。不過從之前辦活動的網站上聽說要再刷,好像也在徵求新的封面,看來還是有改進的機會。

2005/05/25 補:Zonble 的比較更絕。

FreeLeaf 發表於 ephemeris│17:04 | 全文 | 迴響 (5) | 引用 (0)
2005/05/19
對幾家英文出版社的刻板印象

在洗滌鎮待久了,摸過的英文書也不在少數。有時隨手在書店拿下一本書,會發現看到封面或是翻開書頁後就猜得出來是哪家出版社的東西,而且正確率還滿高的。我想原因是自己對本科﹝語言學﹞的幾家有名出版社越來越熟悉,或是越來越深刻的刻板印象吧。

FreeLeaf 發表於 ephemeris│14:46 | 全文 | 引用 (0)
2005/02/04
漢語方言是出自一源還是各自發展?

※ 在批踢踢的 historia 板上有人問「漢語方言是起源於同一個語言然後流布到各地各自發展?還是各地自行發展之後再相互交流呢?」以下是我的回答:

先提醒一下,「方言」一詞在討論時最好不要跟英語的「dialect」放在一起看,不然可能會被兩邊的定義搞得昏頭。所以我建議在用「方言」一詞時,就用中國傳統的用法,把它看成「各地不同的語種/腔調」就好。從「dialect」來的條件﹝如說不同方言的人能互相理解之類的﹞都先放在一邊。

我覺得漢語方言音韻間的「緊密的對應關係」是學者的歸納,還有研究韻書時產生的一點誤解﹝雖然這點我還不確定﹞。我的看法是,如果說《切韻》本身就是一本拼裝韻書,並不代表一時一地的方言。那說漢語各方言同出一源,也不過是說當時的《切韻》收集了各地方言,後來這些方言還是各自發展。到了二十世紀有個漢名叫高本漢的外國人,先認定《切韻》是源頭,然後說其他方言出自《切韻》而已。

FreeLeaf 發表於 ephemeris│09:10 | 全文 | 迴響 (4) | 引用 (2)
2005/02/02
閩南語文字化的原則與一點批評

閩南語本字的問題在十多年前母語運動興起時常常被提出來討論。當時洪惟仁(1992)在《台語文學與台語文字》中指出閩南語只有5%的詞素寫不出漢字,其他一般認為沒有有音無字的詞素,是因為語音變遷,文讀和白話差太遠,或是本字已被遺忘。

不過因為語言環境變遷﹝華語的強勢競爭﹞、1980年代末的社會情況,以及自70年代左右開始的鄉土文學運動﹝請留意這些創作者的語言背景﹞,加上本字的追尋需要投入極大的人力與時間,推廣與使用更花時間。所以我覺得當時參與母語運動的學者都不堅持要找出每個詞素的本字,而是在尊重已經有人使用的字﹝行話叫「俗字」﹞的原則上,對漢字選用的原則提出一些規範。如果要說傳統,這些漢字選用的原則應該可以歸到「歌仔冊」的通俗文學傳統。

FreeLeaf 發表於 ephemeris│08:12 | 全文 | 迴響 (31) | 引用 (8)
2005/01/11
陷匪作家改名再版

以前不知道從哪裡聽說,有些作家或學者的著作因為他們沒隨國民黨到台灣,所以書就變成禁書了。其中有名的例子,如沈從文的著作,都因為這樣而成為禁書,得透過特殊管道才能看到。另外也聽說有人把這些陷匪作家過去的著作換個名字再出版,不過沒親自看過這樣的書。

FreeLeaf 發表於 ephemeris│06:48 | 全文 | 引用 (0)
2004/12/10
湖心亭看雪

最近有些從Google來的讀者用的關鍵詞都是「湖心亭看雪」,想是學校又上到這一課,還是西湖已經大雪紛飛了呢?不過我整個網站中只在〈深秋的步調〉中引用了〈湖心亭看雪〉的一小段,或許連進來的人都有受騙的感覺吧。所以為了不讓人有受騙的感覺,下面就把張岱的〈湖心亭看雪〉貼出來吧。

FreeLeaf 發表於 ephemeris│20:35 | 全文 | 引用 (0)
2004/12/08
在台北生存的一百個理由 Revisit - 1

1998年九月有本完全關於台北的書出現在台北的書店:《在台北生存的一百個理由》。這本書的取材和排版,似乎與當時漸漸風起的「誠品的感覺」有點類似,所以在書店看到後沒多久就買了下來。大概是買得不錯的緣故,出版沒多久,買到的就已經是二刷了。這本書和當時許多紀錄台北歷史的書不一樣,《在台北生存的一百個理由》紀錄的是當下的台北,把當時世紀末的氛圍保存在書裡,還帶了點文藝青年自以為的筆觸。後來這本書變成社裡排版和取材時必備的參考書之一,過幾年後又變成具有懷舊意味的書而被擺在書架的明顯處,不過也越來愈少拿下來看。上星期突然想起這本書,又從書架上拿下來翻翻。翻著翻著發現書裡有些文章從今日的角度看起來,總有一種時間造成的趣味感﹝或說失落感﹞,可以誌之。

FreeLeaf 發表於 ephemeris│10:06 | 全文 | 引用 (0)
2004/10/29
關於《第一次上街買東西》

昨天無法確定的書名今天找到了,那本書在台灣的確就叫《第一次上街買東西》,由漢聲雜誌出版。從全國圖書聯合目錄中可以查到13筆資料,最近一次出版是2001年,而最早的是1984年。這大概是初版吧,已經二十年了。

這本書真的滿有名的,後來又陸陸續續找到一些資料。小書蟲童書坊有這本書的介紹和繪者林明子的介紹。不過他介紹的是日文原版,難道是他們忘記台灣早就出過一本了?出版時間果然久遠的讓人記不住啊。

柴爾德的黑皮窩則有這本書漢聲版的封面,好古老啊~~。

找著找著,又發現一本古老的書:十四隻老鼠大搬家日文版﹞。這也是漢聲出版的繪本,看來我小時候看的繪本可能大部分都是漢聲出的吧。不過也到今天才知道,十四隻老鼠大搬家的作者原來叫岩村和朗。不知道《ああっ女神さまっ 小っちゃいって事は便利だねっ》裡面的那隻老鼠跟這位作者有沒有關係呢?不過那隻老鼠好像姓「岩田」的樣子,似乎想太多了。

FreeLeaf 發表於 ephemeris│11:44 | 全文 | 引用 (0)
2004/10/28
好久不見的繪本

最近常瀏覽關於某個主題的情報,看著看著就在這裡看到這一本書:

好久不見的書,離第一次看到這本書可能也有十幾年之久吧,而它出版至今也二十七年了。上一次看到它時是三年前還在管圖書館的時候,那幾箱破破爛爛的書中還有一本,曾推薦給人看過。真沒想到會在這裡再見到這本書。印象中它的中文譯名是《第一次上街買東西》還是《第一次幫媽媽買東西》,總之是很久很久以前的古物。

FreeLeaf 發表於 ephemeris│14:57 | 全文 | 引用 (1)
2004/10/20
藏書量

剛剛很無聊地算了一下目前這陋室的藏書量。在不計入借來的書,還有節錄數章又沒裝訂的「文件」的情況下,總共有537本書。

謎之聲:你想幹什麼?

對曰:比上不足,比下有餘。不足者,應補之。

Orzist 曰:敗家者也。

FreeLeaf 發表於 ephemeris│18:57 | 全文 | 迴響 (2) | 引用 (0)
2004/08/23
宮澤賢治與〈不怕風雨〉

雖然只是猜測,但或許今晚九點以後真的有些人會找宮澤賢治和他那首〈不怕風雨〉的資料。但說不定也只是自己想太多了。下面是那首詩的翻譯,不過這不是我第一次讀到的翻譯,而且我覺得那個翻譯比較好﹝或許是因為先入為主的關係吧﹞。但那個翻譯線在不在手邊,下面這個是用Google找來的。印象中這首詩表的的是宮澤賢治的人生觀與抱負。不過他也是英年早逝的作家。

FreeLeaf 發表於 ephemeris│22:09 | 全文 | 迴響 (9) | 引用 (0)
2004/08/18
圖書館的管制

之前在〈洗滌鎮大學堂‧圖書館攻略〉中提過洗大的圖書館不管制進出:

這裡的圖書館沒有管制進出,也就是說,師生以外的人都可以自由進出圖書館。台灣的大學圖書館好像都有管制。就我曾經去過的台大、淡江、政大、國北師﹝書庫﹞來說,都要先登記或是換證才能進去。有人知道這是為了什麼嗎?

曾經就這個問題問個大學畢業的人,他給我的答案是:「怕外人佔用了閱覽室的位子,讓自己的學生沒位子。」
前幾天看到了一個真實的例子
本館有鑑於校外人士占用座位自修情況日益嚴重,已與開放校外讀者入館查閱資料之旨意相悖,將自九十三年八月一日起禁止校外讀者攜帶個人書籍及背包入館。特此公告。
這公告來自台灣師大的圖書館。

FreeLeaf 發表於 ephemeris│03:43 | 全文 | 迴響 (4) | 引用 (0)
2004/04/13
又見億年古書

今天從學校借了本書,Pidgin-English Sing-Song。圖書館的書目上登錄著1876年在倫敦出版,本以為又是跟上次一樣的重印版,所以也沒多在意。但拿到手後翻開一看,果真1876年版,果真億年古書也。

而從後面的借閱卡則可以發現第一筆紀錄是1981年8月14日到期,那借出的日期應該不會早於當年5月。第二筆紀錄則是1982年4月16到期,離現在將近22年了。不過下一筆紀錄卻直接跳到1994兩筆、1997、1999、2000兩筆、2003,再來就是2004,今天的這一筆紀錄。

FreeLeaf 發表於 ephemeris│09:15 | 全文 | 引用 (0)
2004/02/25
無聊至極才買的大紅書

今天終於吃到Tanpopo的炒麵,吃完後跑去旁邊的半價書店逛,突然發現一本很醒目的書:

Landsberger, S. et al. (2003). Chinese propaganda posters. Köln: Taschen.

Taschen 出版,Printed in Italy。內容全是1970年前後的「宣傳海報」。因為書中有一句話說「現在這些東西都是古董了」云云,又只賣40元。看來是引人敗家的條件,所以就敗下去了。但是,如果這本是「XX人民出版社」還是「XX文藝出版社」出的,大概會被我買去釋放燃素吧。所以 Taschen 的招牌還是很重要的。

FreeLeaf 發表於 ephemeris│13:35 | 全文 | 引用 (0)
2004/02/20
萬年古書

中國共筆發展史中有云:「這個萬年老太婆教的內容,只要有萬年古書﹝幾百年不會修訂的教科書﹞,萬年共筆,萬年考古題﹝從學長姐就傳下來的歷屆考古題﹞,就可以萬分萬萬分,順利通過也。」

依照作者寫作的風格、語法,判斷這篇文章應該作於二十世紀末到二十一世紀初之間,若從最後的幾段來看,這篇文章應該是近五年內的作品。蓋五年前一個高中有256KB 的專線就很嚇人了,怎能妄想 T1 或 DS3。

在確定作品的年代後,我們大概可以推測在作者的實際生活中,有一種課本可以歸在「萬年古書」類。而雖然作者沒有明言什麼書是萬年古書,我們還是可以推測,這些「萬年古書」的初版應該都不會早於1945年﹝馮友蘭的《中國哲學史》除外,但這本的重印版近年也一堆了﹞。

FreeLeaf 發表於 ephemeris│09:21 | 全文 | 引用 (0)
2004/02/16
王詩琅全集中的統計數字

王詩琅. (1979). 王詩琅全集‧卷九:台灣文教(台灣文學重建的問題). (編者:張良澤). 高雄:德馨室出版社.

本來想在這本書中找找王詩琅先生對於日本時代那一場鄉土文學論戰的看法,但沒找到,反而找到戰後幾年他在雜誌上發表,關於日本時代教育的統計資料。而以下各篇大多發表在台北市文獻會出版的《台北文物》,資料則採自日本時代的統計。

FreeLeaf 發表於 ephemeris│07:19 | 全文 | 迴響 (2) | 引用 (0)
2004/02/11
關於閩台話文字化的功課和筆記

基本上這幾天從圖書館借來看的書都是關於閩系台灣話文字化的議題。本來以為這是最近幾年的議題,但現在才知道原來最近這一波運動從我很小的時候就已經開始了,相關研究和實踐更早在日本時代就有了,而標音方法兩大門派的競爭一直持續到現在都還沒解決。

FreeLeaf 發表於 ephemeris│13:38 | 全文 | 引用 (0)
2004/01/31
關於《國民中學學生文化之民族誌研究》

我在作者結束研究的那一年進國一,也就是八十四學年度。我的學校是個當時還算有點名氣,但升學率比改制前低迷的學校。而作者在書中提到的文化概念和觀察到的互動,對我來講都「異常地」真實﹝除了本校沒有能力分班外﹞。但在這三年中出現了推薦甄試、申請入學等升學途徑,這作者來不及研究到的地方。作者在書中提到的「階級再製」,也就是升學表現與家庭背景相關的現象,在本班也有;本班八十六學年度的升學成果,進前三志願的都出自middle class家庭。而本校升學率在那位以學生為本的強者校長(1996.8-1999.8)﹝朝會因老師太晚廣播而集合慢,校長不罵學生罵老師﹞的「領導下」,突然變很高,勉強算間名校。

FreeLeaf 發表於 ephemeris│00:17 | 全文 | 引用 (0)
2004/01/16
有關「多語學」的書

Foundations of Bilingual Education and Bilingualism (Bilingual Education and Bilingualism, 27)
作者:Colin Baker
ISBN: 1853595233
Publisher: Multilingual Matters

FreeLeaf 發表於 ephemeris│23:36 | 全文 | 迴響 (4) | 引用 (0)
2004/01/05
書摘:校園中的女學生

這段可說是全書最重要的一段。作者點出年輕女性自尊心下降的關鍵原因。但我覺得這似乎也不分性別適用在「自己對自己的要求很高」和「來自外界的期望很高」的人身上。

===========================================

對學業保持興趣的優秀女孩在學校的時候......必須協調如何獨立自主又順從。前者是發揮自身潛力所需,後者符合他人期待,卻和表現得突出耀眼相衝突。......

心理學家Lyn Mikel Brown & Carol Gilligan,在兩所私立女校大規模研究女孩心理發展時發現,許多研究對象被這種無法解決的兩難情況沖昏了頭,進而創造出一種可以解決難題的超級自我──「完美女孩」:「一個沒有負面想法或感覺的女孩,大家都喜歡接近的人......﹝這種﹞女孩講話安靜、鎮定,總是溫柔和善,從不刻薄霸道。」。「完美女孩」兼任女孩的假想伴侶和忠貞責備者,她提醒年輕女性閉上嘴,不要表達真正感情,因此讓女性覺得這些感情「愚蠢」、「自私」、「無禮」,或是根本不重要。為了達到這個無懈可擊人物所代表的理想,Brown & Gilligan研究的女孩子相信她們必須壓抑不好管束的自我,包括尖酸意見和叛逆情緒;如同Carolyn Heilbrun所寫,她們相信必須「在和善的祭壇上犧牲真相」。

FreeLeaf 發表於 ephemeris│22:23 | 全文 | 迴響 (2) | 引用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