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12/20
好像有新的社會書籤服務

在文章的 referral 中看到一個網站:推推王 FunP.com

由於還在 alpha stage,還看不出來它的玩法,也不知道以後會長成什麼樣子。乍看之下有點像黑米,可是個別使用者的角色好像比黑米來得重要。但因為沒有開放註冊,所以也不知到它的機制是什麼。總之慢慢等吧。

話說回來,「推」這個源自 PTT (大概) 的動詞,在台灣的社會書籤服務中,似乎有很重要的意義,值得繼續觀察。

延伸閱讀:
Taiwan 2.0 » 共享書籤 HEMiDEMi,網摘精華 MyShare

FreeLeaf 發表於 ephemeris│18:49 | 全文 | 引用 (0)
2006/11/22
用 Google Co-op 做分眾搜尋

月初時聽說 Google 有客製化搜尋的服務,所以弄了兩個來玩,分別以「觀察台灣社會的部落格」和「動漫畫相關文章」為主題。因為 Google 處理 CJK 標題時好像有問題,所以暫時用英文標題代替。目前「觀察台灣社會的部落格」搜尋的網站有26個,「動漫畫相關文章」有十八個,包括每日固定發文的黑心人形の部屋。目前搜尋引擎的設定為搜尋名列搜尋名單的網站。任何使用者都可以把新網站加入這個名單,詳請可參考 Custom Search Engine Collaboration

FreeLeaf 發表於 ephemeris│14:23 | 全文 | 迴響 (1) | 引用 (0)
2006/10/29
用 Google Doc 和 Open Office 完成要事

大安區攻略戰 Phase 1 中,我大量使用 Google DocsOpen Office 完成應該準備好的資料。在攻略戰剛開始時,Google Doc 還是 Writely,它是在10/11才變成 Google Docs & Spreadsheets,不過我都沒用到試算表功能,所以以下還是稱 Google Docs。

我用 Google Docs 的主要目的是行動編輯,而不是很多人提到的 Collaboration。因為我性喜孤僻,所以沒什麼人可以合作,再說我這個月在寫的東西,照理說也是不能合作的吧。另一個原因是與我有合作的潛在需求的人,都不知道有這項服務,自然也無從合作了。

將內容存在網路上的行動編輯的確好用,光是能找到電腦就能編輯這一點便幫了我不少忙。而且在瀏覽器的視窗裡寫字,感覺和在MT上寫字類似,所以可以用比較自然的心情寫。它也可以讓我把以前寫過的報告上傳,存在 Google Docs 內隨時都可以調出來參考。

不過 Google Docs 現階段還是只能當成文字編輯器,好像還不能勝任排版的工作,所以最後文章的排版還是要交給文書處理軟體。

由於在暑假時執行了「去商業化」的行動,所以現在我的NB上的文書處理軟體只有 Open Office 的 Writer。剛開始用的時候還不大習慣,讓我有點後悔用 Writer 來排版,像這種緊急的時候還是應該用比較熟悉的 MS Word 吧。但是用了一陣子,熟悉它的控制風格後,先前有點後悔的感覺便消失了。到最後關頭要輸出時,Writer 可以直接匯出 PDF 檔的功能讓我方便不少。不過還是有部份文件沒辦法用 Writer 編輯,因為原本用 MS Word 做的 OT Tabeau 一放進 Writer 就全爛了,所以最後只能分兩段印,先把有 Tableau 的部份空下來,只印頁首,再拿這些只有頁首的紙去印有 OT Tableau 的文章。

我想以後我的報告都會用 Google Docs + Open Office 做吧,這兩個玩意實在太方便了,值得好好利用。

FreeLeaf 發表於 ephemeris│03:23 | 全文 | 迴響 (2) | 引用 (0)
2006/10/11
Writely 整合進 Google Docs & Spreadsheets

剛剛發現 Google 把 Writely 整合進 Google Docs & Spreadsheets,整個介面都改成 Google 的色調和風格了。右上角的 Beta 度量表也拿掉了,但 Logo 上的 "BETA" 還在。

我還是覺得原來的樣子比較好看。現在的介面看起來好像空空的。

相關文章:
Official Google Docs & Spreadsheets Blog: New Beginnings

啊~~好忙啊~~~

FreeLeaf 發表於 ephemeris│15:15 | 全文 | 迴響 (1) | 引用 (0)
2006/09/22
Sitemeter 出問題

最近幾天 Sitemeter 好像有問題。當我想看統計資料時,他只出現一個 1x1 的 GIF 檔,自己網頁上的人數顯示也消失了。Sitemeter 的 official blog 上也沒有提到這件事。所以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

FreeLeaf 發表於 ephemeris│22:42 | 全文 | 迴響 (7) | 引用 (0)
2006/09/19
與 webs-tv 牽扯上以後的蕃薯藤新聞

不過是上蕃薯藤新聞首頁瞄一下新聞標題,也需要發出這麼大的聲音嗎?

剛剛瀏覽蕃薯藤新聞首頁時,看到一半電腦突然發出新聞報導的急促聲音,找了幾個分頁都找不到聲音的來源,這才發現就在蕃薯藤新聞首頁的右上角,有個影音框在播民視TVBS的新聞,而且沒有停止的按鍵,必須先在上面按右鍵再選停止才能把它停下來。但是過不久,首頁每五分鐘自動重新整理後,這個影音框又自動開始播新聞來嚇人了。因為底下寫著「Powered by webs-tv」,我想這玩意兒是 webs-tv 搞的鬼,也就是併購案之後才有的東西。

本來不想對併購案發表意見的,不過心理還是有個疑問:「合併後的蕃薯藤還是我從1996年以來認識的蕃薯藤嗎?」。今天這影音框還真把人惹火了。之前我對 webs-tv 的印象就不是很好,但我覺得這應該是 webs-tv 的 content providers 害的,所以我盡量不把對爛電視台的厭惡牽扯到 webs-tv。即使這樣,我還是不覺得它和蕃薯藤的合併是個 good deal。不過合併後要做的影音網站原來就是這樣子的東西,用更髒的電視新聞污染已經不很乾淨蕃薯藤新聞首頁,真是噁爛到了極點。

所以,我對上面問的問題經有一個稍具雛形的答案﹝當然尚未定稿﹞:這不是我認識的蕃薯藤。如果我對這個答案的確信日漸增加,我總有一天會放棄蕃薯藤,因為那時候它和我討厭的電視台已經沒太大差別了。

FreeLeaf 發表於 ephemeris│23:34 | 全文 | 迴響 (6) | 引用 (0)
2006/08/31
Flickr Map 讓廢鐵道復活

Flickr Map 昨天上線了,這是從 Blog of Flickr Hacks 看到的消息。看起來應該很好玩,但我還沒深入研究,因為我的注意力已經被它的底圖吸引了。這張底圖上竟然有糖鐵、林鐵、台車線

http://mt.leafportal.org/archives/upload/2006/08/central-tw-thumb.gif

這些消失不知道多久的線路為什麼會出現在 2006 年的地圖上呢?把地圖平移到新竹時,更有趣的事出現了:沒有內灣線

http://mt.leafportal.org/archives/upload/2006/08/no-neiwan-thumb.gif

內灣線是戰後完工的路線,如果地圖上有一堆戰前完成的路線,但惟獨漏了1951 年完工的內灣線,似乎意味著 Yahoo 拿到的圖資是六十年前的資料。這會不會太古老了?但是它上面似乎有一條和國道一號幾乎一樣的公路,還有 1968 年通車的林口線,真是新舊兼容的地圖 XD

不過舊有舊的好處,畢竟是曾經存在的東西,還可以讓鐵道迷懷舊,比那個虛幻又自 high 的「台灣環線228國道」好多了。

FreeLeaf 發表於 ephemeris│12:51 | 全文 | 迴響 (3) | 引用 (0)
2006/06/14
DotClear 簡介與台灣中文化

DotClear 是昨天在 GANDI 看到的 blog 類內容管理軟體,由 PHP 和 MySQL 組成,類似 Wordpress。聽說 DotClear 在法語圈很流行,但台灣好像沒有人用,用 Google 找到的都是中國的部落格。因為它的介面看起來很簡潔,在 opensourceCMS.com 玩過後便下載來裝裝看。DotClear 提供多國語言的管理介面,也有中文,不過當然是簡體字。安裝前我把管理介面改成正體漢字,並且將用語改成台灣習慣的辭彙,以及修正幾個文法不通的地方。安裝的過程很簡單,輸入幾個參數就完成了。不過還沒結束,DotClear 預設的模板是法語的介面,所以還要把法語的模板改成中文的。修改管理介面和模板時參考了很多 Movable Type 2.64 中文化套件中的辭彙和用法,所以改出來的 DotClear 會有一點 MT 的影子。

DotClear 的 plug-in 安裝與管理非常簡單,其正式網站上也有很多 plug-in,但說明文件幾乎都是法文﹝但使用介面有英文﹞。不只是 plug-in,DotClear 雖然有很豐富的支援文件,但大多數都是法文的,雖然他們似乎有把所有文件翻譯成英文的打算,但我不期望此計畫實行的可能。也就是說,如果要使用 DotClear,你得懂一點法文,或是有耐心用翻譯軟體把關鍵的部份翻譯成你看得懂得語言。

DotClear 有讓人從其他 CMS 移轉過來的 plug-in,例如給 Movable Type 用的,不過我試了好幾個小時都沒辦法匯入,原因不明。

剛裝好的 DotClear:http://dotclear.leafportal.org/

目前 DotClear 最新的版本是 1.2.5 版,可以在這裡下載

FreeLeaf 發表於 ephemeris│20:29 | 全文 | 引用 (0)
2006/05/04
小地方大故事參加筆記

參加「小地方大故事」這個活動快一星期了,到現在已經投稿十一篇文章,照片上傳25張。這樣的投稿量對活動的貢獻大概還不算少吧,不過因此吸引來的訪客截至昨天只有136人次,不算太多,但其中84.5%是新訪客,也算開拓出一點新來源。

整體看來北部的投稿量還是比較多,尤其是台北市的部份,目前台北市的文章數比中部、南部、東部離島、北市以外的北部都多。豬小草覺得這「好像可以具體反應出台灣部落格圈的城鄉差距」,但我則以為是參加者的因素。現在台北市的42篇中正好有一半的稿件來自三個人,其中兩個是稿件存量豐富的水瓶子和自己﹝啊...真丟臉﹞。以我們之前累積下來的文章,讓台北市的稿件總量繼續往上衝是可以預見的事。另一方面,台南市的文章量也不少﹝21篇﹞,但是更集中﹝19篇﹞在兩位產量豐富的作者﹝其中一位也在台北市投稿六篇﹞。而同樣是大城市的高雄市和台中市分別只有四篇和六篇,似乎少了點。因為目前文章集中的趨勢和人口及繁榮程度﹝模糊的指標﹞沒有明顯的關係,所以我覺得台北市、台南市的稿件集中現象,與其說是城鄉差距,不如說是剛好有多產的作者偶然地分布在台北和台南,以致這兩個城市的投稿特別多。

FreeLeaf 發表於 ephemeris│16:50 | 全文 | 迴響 (2) | 引用 (0)
2006/05/02
傳統媒體在網路複製影響力

※ 這是在〈做網摘的價值判斷〉的回應。有點離題,變成討論媒體影響力了,所以可以拉出來自成一篇。稍作刪改以適應獨立成篇的行文章法。

扁平化並不等於與平均有關的概念中的任何一項,它指的是地位和影響力的拉近,而網路拉近地位和影響力的原因是它的的開放性。在網路以外的媒體世界,影響力靠守門員、發行量、傳播機構的經濟資本等等稀有或是私有的因素決定,而在網路上這些都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個人心力的投注。因為投入的心力有差別,影響力自然也有差別,當然也不會有「均富」或「均貧」的現象。

但這只是理想的狀況,實際上網路以外的媒體也在前進網路,他們挾著過去靠守門員、發行量、經濟資本等建立起的影響力在網路上吸引讀者,繼續擴散他們的影響力。請注意,不論規模大小,網路媒體和傳統媒體都在同一塊餅﹝讀者﹞上競爭。對讀者來說,傳統媒體早已擁有知名度、公信力、說服力、影響力,這對前進網路的傳統媒體來說是繼承來的先天優勢──這可以被理解成文化資本。這些先天優勢讓他們比較容易被連結和閱讀,而連結和閱讀不就是網路上決定地位和影響力的關鍵?。但相對的,其他網路原生的媒體﹝很大一部分是個人經營的﹞都沒有傳統媒體的優勢,所以地位和影響力較低。

FreeLeaf 發表於 ephemeris│01:30 | 全文 | 迴響 (1) | 引用 (0)
2006/04/28
做網摘的價值判斷

在 Jas9 Taipei 的〈內容是王,而我們都是貴族!〉ㄧ文中看到一句話:

後來傳統媒體進來了,也一併帶入傳統媒體在現實世界精心打造的位階層級。傳統媒體試圖對你說「這是名人」、「這是名人放的屁」而他們全是香的,你無論相不相信,其實都已經加入他們點擊錢進來的經濟迴圈了
傳統媒體已經前進網路複製既有的位階與傳播力道,做為網路上小小的一個人似乎難以阻擋,只能任由這些握有權力的人呼風喚雨。但是換個方向想,傳統媒體在網路上成功複製自己的原因並不完全是他們自己就那麼厲害,網路上作為多數的讀者也在網路複製傳統的資訊接收習慣也是讓事情變得更糟的原因之一,而且可能是主要原因。

由於讀者才是決定權力複製的關鍵,那我們身為讀者也不是全然沒有力量的,只是力量往往過於分散,或是我們根本不知道如何使用力量。我想網摘可能是發揮力量的一個管道,網摘人﹝亦具讀者身分﹞藉由推薦文章讓不見經傳的好文章被更多人看到,並且和網路上的傳統媒體爭奪讀者的眼球。如果有一天,經由網摘讓個人媒體有和傳統媒體匹敵的影響力,網路世界將會變得更多元、更扁平、更容易參與。

FreeLeaf 發表於 ephemeris│13:20 | 全文 | 迴響 (2) | 引用 (4)
2006/04/22
「小地方大故事」活動參加中

智邦 MyShare 得知蕃薯藤舉辦的「小地方大故事」活動,看了活動辦法後覺得頗有趣,便報名參加來玩玩。因為活動的FAQ常見問題的最後一項說:「問:我寫過很多文章,能夠多篇投稿嗎?答:是的,而且我們鼓勵您這樣做,讓更多的小地方大故事可以讓所有人看見! 」我推定以前寫的文章也可以重新發送引用通告投稿,所以既使參加活動,我也不會新增太多文章;反正以現有的題材和文章量,一天投兩篇都足足有餘。

(這樣會不會有點勝之不武的感覺?)

圖片的部分也是投稿重點,截至目前為止我已經上傳10張圖片,北部七張中部三張。我不想一次上傳太多以避免被當成spam。但我手上還能看的照片還算不少(這次我的選片標準降低不少),所以一天上傳一點也可以細水長流地撐到活動結束吧。這個活動有一個類似flickr的圖片聯播器,它在活動期間都會會被放在右邊的 sidebar 上。

FreeLeaf 發表於 ephemeris│00:34 | 全文 | 引用 (2)
2006/04/09
從推薦網摘看讀者興趣

在這個 ephemeris 主站的右欄、星曆表分站的左欄最近新增「I am reading....」這個新欄位,內容是用 furl 整理一些推薦的網摘。原始目的是希望讓這個網站多一點對外連結,加強節點的角色,不過發展一個月下來倒是多了另一個功能:讀者興趣的指標。

以下是 Furl 統計的點閱數﹝截至台北時間2006/04/09 4:53。三四月間有段空白期影響點閱數,故分開﹞,我想試著從這個資料詮釋出一點讀者的興趣,也就是說,會來這裡的人也對什麼有興趣。

國際觀~多少愚蠢假汝之名行之! 24 views
說說《浮文誌》(Faust) 9 views
英文的傲慢與偏見:權貴政客秀英文 46 views
啊,法國!...關於CPE抗議風潮的幾篇文章 14 views
─────↑四月───↓三月以前─────
台灣棒球 46 views
時尚雜誌與文化工業的厚度 67 views
我看圓環的沒落 68 views
拒絕扮演「他們」原住民! 55 views
走調的經濟論爭 50 views
台北的功課 80 views

FreeLeaf 發表於 ephemeris│19:12 | 全文 | 引用 (0)
2005/12/01
奇怪的 Zango Search Tools

最近網路上有個叫「Website Access By Zango Search Tools」的 ActiveX 控制項,這一陣子每天都會遇到幾次。他聲稱不安裝就看不到完整的內容,可是除了被它的安裝步驟擋住的地方,其它地方都看得到。不過看他一臉 spyware 的樣子,我也不會去裝它。

FreeLeaf 發表於 ephemeris│10:04 | 全文 | 迴響 (1) | 引用 (0)
2005/11/14
剛開始用 Google Analytics

剛剛聽說 Google 在美國時間 11/14 推出免費的網站流量分析服務「Google Analytics」,馬上去申請來玩玩。因為第一份報告要12個小時後才會出爐,所以使用心得晚點再說。

FreeLeaf 發表於 ephemeris│19:55 | 全文 | 迴響 (16) | 引用 (2)
2005/10/26
在 Quick Links 上動手腳

最近在右邊側欄的 Quick Links 上動了點手腳,目的是對搜尋引擎優化,不過效果有待驗證。原本的 Quick Links 是用 Newsgator 的 Location 以 Blogroll 的形式輸出,輸出後用外部的 javascript 檔案置入網頁。這樣的做法可以即時更新 Quick Links 的資料,也就是說我一加入新的 RSS feed,結果馬上就反映在 Quick Links 上。不過缺點是搜尋引擎的機器人不一定讀得懂外部的 javascript,所以這樣呈現的 Quick Links 只對人類有意義。

為改善上述的問題,我想起一個好久沒用到的 HTML 標籤:<NOSCRIPT>。這個標籤在過去有些瀏覽器不支援 javascript 時常常用到,但在瀏覽器進步後,這個標籤就漸漸被我忽略了。

FreeLeaf 發表於 ephemeris│11:34 | 全文 | 迴響 (2) | 引用 (0)
2005/06/22
網摘的力量

我感受到﹝網摘+熱門網站轉介﹞+﹝選對標題+跟上風潮﹞的力量了。不過我一點也沒有「顧客最大」的感覺,只是我習慣上批踢踢,加上批踢踢系列和無名重複性高,所以我就用批踢踢,不去消耗無名的資源。這種想法從去年無名常當機時就一直到現在,所以我等著被無名砍帳號也是希望不再繼續佔用無名的資源,而不是把無名火掉。

不過我也承認我在語言上有刻意操作的地方,尤其最後一句話,表面上是緬懷的意味﹝我的意思也只到這裡﹞,但很容易被解釋成「與無名形同陌路」的詮釋。這種詮釋正好搭上之前說過的「罵無名也會紅」,結果就變成網摘中「顧客最大」下的一篇文章了。湘滇吧。

-----
其實從資料來看,網摘的力量可能有點 misinterpretation。網摘帶來了一些人潮,但是馬克思的世界革命好像比較厲害啊 XD

FreeLeaf 發表於 ephemeris│23:30 | 全文 | 迴響 (4) | 引用 (1)
2005/06/21
快被無名砍帳號了

剛剛收到無名小站的信,信上說如果我ㄧ星期內都沒登入無名,帳號就會被砍掉。其實從去年無名屢出問題以來,我就以同情的心態避免上無名,也盡量不用它的服務。因為無名對我來說不是每天必讀的網站,許多資訊也可以從比較穩定的批踢踢取得,所以我儘可能避免給無名不必要的負擔。我也有自己的主機可以架網站和相簿,所以我也用不到無名相簿;真的需要時還有介面比較好看的 pixnet。就這樣,登入無名的間隔漸漸變成一個月才上一次,這次甚至已經三個月沒登入了。也因為無名對我越來越不重要,春天以來和無名有關的爭論我都只當個旁觀者。現在終於到了無名砍帳號的時候,無名也快和我完全無關了。

FreeLeaf 發表於 ephemeris│20:05 | 全文 | 迴響 (6) | 引用 (0)
2005/05/17
最近關於Blog的問卷

這幾天做了兩個關於Blog的問卷,純粹助人﹝←委婉語﹞。

不過這些問卷,或說論文,似乎都已經把Blog﹝網誌﹞視為一種新形式的網路媒體,其中一個問卷也把網誌與個人網站並列。不過,我沒有看到研究者回答一個很基本的問題:網誌和個人網站到底有什麼不一樣?

FreeLeaf 發表於 ephemeris│14:07 | 全文 | 引用 (1)
2004/11/23
Poker 襲來!

現在有一個署名 Poker 的傢伙拼命發 spam。一般來說只要把它的IP封起來就好了,但是這個 Poker 每一發垃圾彈都發自不同的IP,封也封不完,封過頭也有可能堵到一般善意的讀者,所以只好一則一則砍。目前已經砍了超過四十則,而且數量還在增加中。

FreeLeaf 發表於 ephemeris│12:24 | 全文 | 迴響 (5) | 引用 (0)
2004/11/01
[古物] 網路收費的延伸討論

這篇文章最早出現在搶救明日報個人新聞台的板上,後來移到稗筆。本來不想再放上來了,但因為看到有人說這篇文章記錄了一些早期免費網路空間的資料,所以還是放上來吧。先提一下這篇文章的背景:

1. 本文寫於 2001/02/21,去今近四年。而且明日報倒店,敲響台灣網路泡沫化的警鐘。
2. 那時有Cable Modem,有ADSL,可是還不普及,無線網路也剛起步。據蕃薯藤在2000年底的調查,還有近半的人使用撥接網路上網。
3. 文中提到的網站和服務,有一些連我自己都想不起來是什麼了。像是「中時ㄚ邦」,那是什麼啊?

以下是文章內容:

FreeLeaf 發表於 ephemeris│05:23 | 全文 | 引用 (0)
2004/06/08
Textpattern g1.19 released

Textpattern g1.19 釋出了,但還沒時間玩,應等期末報告清出去再說。

不過報告清出去後第一件想做的事還是要痛扁害我爆一科的馬雅和印加。
「皮薩羅來了,你們別想逆天啊。」

FreeLeaf 發表於 ephemeris│19:15 | 全文 | 引用 (0)
2004/05/22
這不是部落格

不要叫這裡部落格,還是其他類似的名字。因為它太沉重,只適合 geek 把玩。

FreeLeaf 發表於 ephemeris│12:50 | 全文 | 引用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