斑目的符號學

在書店看到《現視研》的漫畫時,因為已經看過動畫了,不怎麼想入手。後來想想還是要在這份著作上投資一點,心裡會比較踏實,所以買了版權頁上說1月25日才出版的漫畫第四冊。不過看了之後才發現,漫畫似乎比動畫好看呢,這樣內容的故事,還是要在紙本上才有從容的時間讀對白,看動畫要邊看邊想,不多插幾條記憶體是處理不來的。

斑目好像是設定成現視研中的理論家,常常發表長篇大論的 otaku 理論。他似乎也是頗重視符號作用的人,連騷擾人都以極具符號性的方法。其實極具符號性的方法,或許比普通言語符號的騷擾更有效,所以春日部用翻桌來強行排除。如果是我,大概會讓雜誌飛到他臉上吧。

斑目的「萌理論」中也有提到符號作用,例如這兩句:

1. 在把那種本來是由記號集合而成的遊戲世界裡,經由想像力的補完...[中略]...可是更高度的精神活動啊!(Vol.3 P.122)

2. 這真是神秘啊...即使是由同樣的記號構成的角色,萌度還是會完全不一樣...不,這說不定會發展出新的記號論...(Vol.4 P.38)

萌理論1最重要的地方是「補完」,遊戲中的符號都是言明的(explicit),也就是展示在玩家面前的萌元素,與之相對的則是沒展現在玩家面前,不言明的(implicit)符號。不言明的符號可能萌也可能不萌,但都要由玩家自己去發掘出來,言明的符號在這裡便有提示補完方向、引導補完過程、確認補完結果萌不萌的作用。

類似的情況也發生在自然語言中,例如能指的聲音印象與所指的語義間有連結,例如"ㄓˊㄐㄧㄠˇ"的意思是"90度角",這在口語中已經足夠。但是當我們要將這個聲音印象用文字寫下時,我們要用能指與所指兩個言明的符號推出不言明的文字符號﹝因為還沒寫下來﹞。所幸我們有兩個言明的符號,所以我們可以用類似三角測量的方法得知「直角」是"ㄓˊㄐㄧㄠˇ"的文字符號。當然我們還有其它言明的符號可以幫忙提示、引導、確認補完的結果。上面的過程也可以反過來,例如要朗讀出一個生字時,「有邊讀邊」的方法就是利用言明的文字補完不言明的聲音印象的方法。

萌理論1還有一個值得注意的地方。萌元素的列舉在方墨ACG上的〈論萌、論殺必死〉一文中已有簡單的說明,該文也提到萌元素要互相搭配才能發揮效果。前一陣子有個在ACG界中流傳的接棒點名遊戲中也問到萌的屬性、服裝、飾物等等萌元素。從許多人寫的答案中可以看出萌元素是比較容易被自覺地認知到的客體。而我在這裡需要更進一步的是,單獨的萌元素﹝各種符號﹞並不能產生萌的效果──如果可以的話,技安的妹妹也有機會成為妹系萌角──萌效果是在符號的互動間產生的。因為符號需要互動,不言明的萌元素就有被發掘的需要,所以符號的互動可以補完的驅動力。這和自然語言中因需要而起的補完是相同的。

萌理論2則是一個神祕的領域,我對此也有很多待解的疑問。所謂「由同樣的記號構成的角色」,從上下文推斷應該是指不同畫師筆下或同一畫師以不同風格畫出的同一角色。我們能認得正常版與Q版的人是同一人物,也可以認出原作與同人作品畫的是同一人物,所以我們應該可以辨識出不同版本間的同一性,並用此同一性認出該角色。不過依斑目所言,有時這些幫助辨識的同一性並不能將某版本的「萌」轉移到另一版本上。這麼說來,在這些例子中「萌」並不是在萌符號上,而是在其他地方?但如果萌符號不萌,或說在 a set of moe signs 的互動中無法產生「萌」,那這些符號還能被稱為萌符號嗎?或者這意謂著所有萌符號都應該達到一定程度,並能讓讀者、玩家接受的美學成就;例如畫工等技術面的東西。當基本的美學成就達成後才能以萌元素的角色參與「萌」的生成嗎?好像是個很困難的東西呢,還是讓斑目或與斑目類似的人去研究吧,我還是對在自然語言也有的現象比較有興趣。

PS: 標題下「斑目的符號學」,怎麼最後都在說自己的想法啊 XD

分類: 偶爾有宅氣關於語言的思考
FreeLeaf 發表於 ephemeris│2005年12月29日 11:36│[列印版]
Cite this article

本著作物依照創用 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 2.0 台灣」授權使用。
重製、散布、展示及演出本著作時請註明本文的授權條款,以便您的讀者再次使用。
詳細轉載規定。簡單授權‧輕鬆使用 ,更多創用CC的資訊請見:CC Taiwan

本站/本文網址可自由轉貼,自由連結,自由使用

Citing with MLA format:
FreeLeaf. "斑目的符號學." :: ephemeris ::. 29 2005年12月. <http://mt.leafportal.org/archives/001587.html>.

Citing with APA format:
FreeLeaf. (2005, 12). 斑目的符號學 Retrieved from http://mt.leafportal.org/archives/001587.html

TrackBack URL for this entry:
http://mt.leafportal.org/mt-tb.cgi/1230

Check In-bound Links with Talk Digger:
In-bound Links to "斑目的符號學"

以下是引用本文的記錄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