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文字的意識形態

大部分的書在封面上,除了書名、作者以外,常常還印有些促銷用的廣告文字。最近常用的兩本書上都有這類文字,可是內容不是讓人覺得好笑就是誤導讀者,讓人覺得好笑的是《國音學》,它的封面文字是:

最權威的師大作者群,打造最經典的「國音學」著作
史上第一部「國音完全攻略本」,
一部決定「國語」要怎麼說的書,
說國語者必讀,教國語者必備。
雖然在實用性的考量下,有時需要制定一個「標準」的語言供教學或是其它目的之用,可是對 native speaker 來說,並不需要有這樣的「標準」來規範說話的語音。

我覺得理想的狀況是「標準語」是建立於 native speaker 的語言上,隨 native speaker 自主的變化而修訂的人造語種,可視為該語言的一種方言。在這個狀況下,native speaker 對這個語言保有主權﹝好怪的詞,不過在此很適用﹞,而制定「標準語」的人只是整理語言現象的僕人而已。可是這段封面文字傳達的意思,卻是制定「標準語」的對該語言有主權,由權威作者「決定『國語』要怎麼說」,native speaker 的語言是異於此標準,需要買這本書來糾正自己的發音,所以「說國語者必讀,教國語者必備」。如此僕人變主人,真是造反了。可是對作者「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音教材編輯委員會」來說,教授制定標準,標準授予教師﹝或未來的教師﹞,教師再授予學生,由上而下一條鞭,由權威教導學生,似乎很符合教育目的的邏輯。而這個邏輯,就在這段封面文字上展現,過時又迂腐,印在2004年六版6刷的書上顯得異常滑稽﹝嗯,讀若「古蹟」﹞。

另一段好笑又誤導讀者的封面文字出自鍾榮富的《台語的語音基礎》:

鄉土語言教師
檢覆‧考試‧教學必備
其實這本書的書名就大有問題,根據前言的說法,這本書是根據英文本 The Segmental Phonology of Southern Min in Taiwan 而來,內容也的確是 Autosegmental Phonology 的範籌。可是這書名卻讓人以為是和《國音學》一樣,是本教人怎麼說「台語」的書。而且「台語」一詞,或許鍾教授也不會同意。在 The Segmental Phonology of Southern Min in Taiwan 的封面上,漢字書名是「臺灣閩南語的音段」,並不是「台語的音段」。我覺得用「臺灣閩南語」來描述這本書研究的對象,會比爭議性頗高的「台語」來得適當許多。

再回到封面文字。基本上研究 Segmental Phonology 對檢覆、考試、教學是一點用處也沒有的。對要檢覆、考試、教學的老師來說,讀這本書只會浪費時間。和完全教學導向的《國音學》相比,這本書既沒有教閩南語的發音,也沒有教閩南語的音標﹝全書用IPA﹞,連很重要的變調都沒提到。原因是這本書的主題是討論閩南語的聲韻現象,全書分為輔音本質、韻母結構、音節結構、音節合併、鼻化現象、唇音異化等六大主題。對語言教師來說,這些研究可增進對閩南語的瞭解,但是對教學可能幫助不大。再說要讀懂這本書,所需的基礎知識超過語言學概論會提到的範圍,對一般的教師可能也是一種負擔。

所以呢,寫這段封面文字的人要不是完全沒讀過這本書的內容,就是想促銷想過頭,才出現這種誤導人的文案。如果你是真的要準備檢覆、考試、教學的閩南語老師,請不要讀這本書,個人推董忠司的《福爾摩沙的烙印:臺灣閩南語概要》。如果你對閩南語的聲韻結構有興趣,如果你是研究閩南語的學生,在此狂推這本書。如果你對聲韻學幾乎失去興趣,也狂推這本;我被這本書害得加選非必要的聲韻學二,結果心甘情願地修了一整年自己最沒興趣的聲韻學,超矛盾 XD

以下是上面提過的書的清單: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音教材編輯委員會. (1982/2004). 國音學. 台北:正中.
  ﹝很好入手,各大書店都有賣﹞
鍾榮富. (2002). 台語的語音基礎. 台北:文鶴.
  ﹝我在重慶南路的文鶴門市入手﹞
Chung, Raung-fu. (1996). The segmental phonology of Southern Min in Taiwan. Taipei: Crane.
  ﹝圖書館借來的﹞
董忠司. (2001). 福爾摩沙的烙印:臺灣閩南語概要(上下冊). 台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
  ﹝很難找,我在新生南路的台灣ㄟ店入手。有不易瀏覽的PDF線上版

分類: 書與閱讀與讀書的人
FreeLeaf 發表於 ephemeris│2005年06月09日 15:58│[列印版]
Cite this article

本著作物依照創用 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 2.0 台灣」授權使用。
重製、散布、展示及演出本著作時請註明本文的授權條款,以便您的讀者再次使用。
詳細轉載規定。簡單授權‧輕鬆使用 ,更多創用CC的資訊請見:CC Taiwan

本站/本文網址可自由轉貼,自由連結,自由使用

Citing with MLA format:
FreeLeaf. "封面文字的意識形態." :: ephemeris ::. 9 2005年06月. <http://mt.leafportal.org/archives/001361.html>.

Citing with APA format:
FreeLeaf. (2005, 6). 封面文字的意識形態 Retrieved from http://mt.leafportal.org/archives/001361.html

TrackBack URL for this entry:
http://mt.leafportal.org/mt-tb.cgi/1004

Check In-bound Links with Talk Digger:
In-bound Links to "封面文字的意識形態"

以下是引用本文的記錄

Comments

董著線上版收下了,感恩,又省了一筆小錢:p光看目次就覺得參考價值頗高,而且又是原書彩色印刷的原樣,真感動(平常看到的pdf多半是白紙黑字的論文……)。現在可能因為「母語推廣」在台灣正熱門,很多語學資源、書籍都是大方大方地在網上擺著,或許可稱為「母語小蝦米對抗華語大鯨魚之Open Source遲動」吧,對於語言學的興趣者真是一種優惠:p

我用Firefox+Adobe Reader plugin,直接在分頁裡繼續閱覽,還不算太難瀏覽啦:p

Posted by: MilchFlasche 於 2005年06月11日 17:11

不過你說的是那個pdf檔一個個依章節分開,的確是有點鳥……害我都想全部下載下來然後用pdf的編輯器合併成一個檔哩。

Posted by: MilchFlasche 於 2005年06月11日 19:22

其實那本書最不方便的地方是分章節那頁會出現兩次,要印下來時很不方便﹝大概十頁以上的文件我就會印出來讀﹞。啥?有列印保護?ku-kukuku....

反正最後還是去買了紙本。但是我也對他的印刷和編輯頗有意見。明明比《國音學》還薄,幹嘛分上下冊?內文圖片幾乎都是裝飾用的,和文章的關連性很弱,圖說也很詭異﹝←盡量含蓄的說法﹞。而且全彩加雪銅紙實在太冗贅了,徒增成本,浪費。版權頁上的預行編目資料寫「精裝」,不過這本書怎麼看都是平裝,連個精裝的影子都沒有。所以可以說,這本書在學術內容上屬上乘之作,可是印刷、排版、裝訂處處浪費,真不知道是預算太多還是負責人好大喜功。

以上怨念積了一年多,終於爆發出來了ˋˊ#

Posted by: FreeLeaf 於 2005年06月11日 19: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