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南陽街上─
補習班教的英文寫作方法,只適合考試,請絕對不要用這種方法來寫英文報告,那樣非常噁心。
在信陽街上─
雖然身邊走過的人總是成群結隊,至少兩個人,但是只要能撐過一個人的情況,過了十年就會變強者了。
在青島西路上拉麵店─
用擠壓的方式打開紙巾的包裝,是很失禮的事;如果嚇到旁人,則是嚴重的冒犯;嚇到後又沒有道歉,僅用輕微的傻笑混過,那更是一種不知如何形容的無禮行為。而作為上述三件事的受害者時,只能在擠壓造成的爆炸聲傳到耳朵時,臉色微慍半秒,然後回復沒事的樣子,繼續吃麵;禁止任何用眼神斥責的動作。
在誠品─
整間書店似乎只剩下哲學書區還能讓我留下腳步。中國哲學那櫃大致是不看的,近來真的沒興趣,但版本考據除外,因為那有一點類似探小說的興味。隔壁的倫理學令人頭大,能不看就不看。轉過身去,有櫃語言哲學、現象學的書。三週前買了 Introduction to Phenomenology 的漢譯《現象學十四講》,希望這本書能在去讀那兩隻大師的書之前給些概論式的簡介。但明明該是很平易近人的文體,讀漢譯本還是很難累,因為每遇到不甚通順的句子都想把它翻回英文。今天決定買原文回來讀,以擺脫在譯文和自己猜測的原文間來來往往的困擾。
在文學書區─
因為興趣轉向和課業的緣故,好一陣子沒讀小說了。就算是看到《藍色大門》,想到的也是和上學期修的課有關的概念,不過最後還是買下來了。本來還要買一本江國香織的書,但翻一翻沒太大興趣,還是放下了。反而是另一本國木田獨步的書﹝似散文,又像是小說﹞,買了。當然,兩本都是拿從上數來第三本以後的那本。
在結帳的櫃檯─
明明有會員卡,但硬是不拿出來,或許兩個月後有希望收集到一張會員卡的量。其實最簡單的方法就是用訂書的方法買下學期的課本,一學期一次消費就一張了吧。不過這招有點「取之不武」的感覺呢。
在BBS個人板─
這些個人板的作者,似乎至少都有一些「面對面見過的」親友團嘰嘰喳喳,讓整個板看起來很熱鬧的樣子,像我這樣常常陷入長時間獨白的似乎不多。交友不慎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