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閩台話文字化的功課和筆記

基本上這幾天從圖書館借來看的書都是關於閩系台灣話文字化的議題。本來以為這是最近幾年的議題,但現在才知道原來最近這一波運動從我很小的時候就已經開始了,相關研究和實踐更早在日本時代就有了,而標音方法兩大門派的競爭一直持續到現在都還沒解決。

大部分的資料都讓人獲益良多,但也有一些比較奇怪的。像是有一位長期研究閩南語的前輩對文白異讀現象提出的解釋就很詭異。他認為華語[f]音對閩南語文言[hu]音是因為閩南讀書人「模仿中原音」的結果。但個人覺得這種說法似乎有把現代的語言接觸情形硬套進古代的危險。而我從其他地方學到的說法則是閩南語在不同的時候接受中原音,而文言音就是在唐朝時傳入的。後來兩邊各自演變,中原在中古後期,也就是宋朝出現了[f],閩南則保留古音。不過文章的同一段最末也提到兩邊各自發展的說法,由於和前文有點牴觸,讓人看的一頭霧水。

在閱讀的過程中也有幾個發現,像是閩南語研究似乎分成三大門派:在台派、留日派、留美派。三大門派行文風格都不大一樣。可能是因為本身受的訓練的緣故,在台派和留美派的文章讀起來比較容易懂,也覺得比較有條理;留日派的就要慢慢看,前翻後找才理得出頭緒來。不同的閱讀經驗可能會造成對部分文章的偏見或是忽略不易懂的文章中有用的資料,所以還是得小心。當然,這其中閱讀經驗最差的就是吳守禮教授的手寫版《近五十年來台語硏究之總成績》,偏偏這本又超重要,非讀不可。另外還有一本放在參考室,也是用手寫版,由許成章教授編著的《臺灣漢語辭典》。聽說這本辭典重在字源探討,看來得再去翻看看。

而在書寫方法上,明清的戲曲和近代的歌仔冊可說是嘗試期的作品。日本時期開始有對文字化發表的議論。現在則分成兩大門派,雖然表現出來都是支持漢羅並用,但一派用羅馬字是因為有漢字寫不出的音,所以暫時用羅馬字。此派中也有人認為終極目標是使用與漢字協調性高的諺文來標沒有漢字的音。而另一大派則是因為全用羅馬字不易被大眾接受,所以折衷使用漢字,故此派對漢字的考證與系統性並不很在意。

標音方法也分成三大派, 教會羅馬字、TLPA,以及台語方音符號。教會羅馬字有很久的歷史,但只在教會使用。1990年代台灣語文學會修改教羅制定TLPA,並得到教育部的認可。不過去年教羅派和TLPA派似乎又吵起來了。另外台語方音符號被塵封數十年後,2000年吳守禮教授的《國臺對照活用辭典》出版後,似乎又有重振聲勢的樣子。

這兩學期來閱讀台灣研究的書或文章時常常發現,致力於台灣研究的學者似乎本行或最初的學術生涯都少見台灣研究。個人猜測是台灣相關研究在這些學者開始學術生涯時,多是解嚴前,台灣研究只是一個邊緣「興趣」,學校沒有為此設立科目,也沒有﹝或不能有﹞專門的研究組織。而且這個「興趣」還與當局的意識形態不合,缺乏正統性。所以造成台灣研究的人才一開始都是靠自己對台灣的熱情投入與本行相關的台灣研究,而不是從專門作「台灣研究」的學院體系培養出來的。但是有些等不到台灣研究出頭天的研究者,其成就可能就被埋沒了。例如曾創造一套類似諺文來寫閩南語的郭溪,其著作翻遍我能想到的圖書館書目都找不到,就連國家圖書館都沒有他的資料。唯一找到的﹝還是得靠 Google﹞只有他曾在美國《台灣公論報》上發表,後來轉載到休士頓的台灣鄉訊的小說〈周老師〉而已。

但即使是這樣,1990年左右的台灣語言研究還是各家爭鳴的情況,借孔恩的話就是「前典範時期」。各個學者都有不同的看法,雖大致分成幾派,但各派勢均力敵,看來還沒形成一個可以指導研究的典範。另一個「前典範時期」的特點是研究文章散見各處,沒有一個共同的討論空間。﹝當時的自立晚報副刊可能算,但報紙總沒有期刊或書保存得久,而且自立也算倒了,現在的自立電子報感覺沒有傳承到自立晚報的傳統,此事與媒體對抗已有人提過。另外《台灣風物》雜誌可能也是當時的發表管道,只是手邊找不到﹞。後來台灣研究的注意力似乎轉到族群議題、社會政策和歷史重建上,台灣語言研究也慢慢成為一個常態學科。1990年代末廣泛施行,雖不甚滿意但勉強接受的母語教學或許也讓台灣語言研究進入一個新的階段,﹝像是教學法、雙語習得等研究﹞。

附帶一提一本台灣語文學會編的《「台灣閩南語概論」講授資料彙編》(1996),這是我在鬼地方能找到最完整的閩南語研究專書。不過這本書真的只是「彙編」,甚是說是論文合訂本都不為過。編排沒有明確的組織,一篇文章有時是合併數篇舊文而成的。內文字體全用楷書,個人甚惡之。內容很多但沒有索引,只能從目錄看標題猜內容。反正這本也是用了很累,但內容豐富,不得不用的一本書。

以下附幾個這兩學期來找到的閩南語研究相關網站:
台語天地 按:以吳守禮教授的著作為主的網站
台灣語文學會
台灣閩南語概要 按:這本應該可以算教科書了。
台灣語文工作者-洪惟仁教授
台灣字 按:昨天才找到,由陳松溪先生創造,類似諺文的新文字。

以上網站只是個人比較喜歡的,其他還有一些沒列出來。
筆記的部分也不能再寫了,不然被老師看到,還怕他誤會我的報告是從網路上抄來的。

分類: 書與閱讀與讀書的人關於語言的思考
FreeLeaf 發表於 ephemeris│2004年02月11日 13:38│[列印版]
Cite this article

本著作物依照創用 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 2.0 台灣」授權使用。
重製、散布、展示及演出本著作時請註明本文的授權條款,以便您的讀者再次使用。
詳細轉載規定。簡單授權‧輕鬆使用 ,更多創用CC的資訊請見:CC Taiwan

本站/本文網址可自由轉貼,自由連結,自由使用

Citing with MLA format:
FreeLeaf. "關於閩台話文字化的功課和筆記." :: ephemeris ::. 11 2004年02月. <http://mt.leafportal.org/archives/000148.html>.

Citing with APA format:
FreeLeaf. (2004, 2). 關於閩台話文字化的功課和筆記 Retrieved from http://mt.leafportal.org/archives/000148.html

TrackBack URL for this entry:
http://mt.leafportal.org/mt-tb.cgi/139

Check In-bound Links with Talk Digger:
In-bound Links to "關於閩台話文字化的功課和筆記"

以下是引用本文的記錄

Comments